備課起手式-專題本位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 鍾兆晉
專題本位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根基於建構主義及情境學習理論等觀點為依歸,以認知心理學為基礎,合作學習為操作步驟的一種學習方式,其目的在消除學生學習後知識僵化的現象,藉由專題導引複雜且真實的任務,也藉跨學科領域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經由一連串的探索行動,以及合作學習的情境,學習解決問題的態度以及實用知識的技能。
專題本位學習簡稱PBL,和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有共同的簡稱,但專題本位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是有差異的。問題導向學習意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實務問題為中心,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兩者的相同處是: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歷程、利用真實世界中的現象及議題來形成問題、非線性的學習歷程、強調小組學習、進行持續的過程性評量。兩者的相異處則是:學習內涵本質上的差異、
使用問題結構上的差異以及學習結果範疇上的差異。
專題本位學習就是讓學生「從事某些事物」(doing about something),用來取代傳統的「學習某些事物」(learning
about something),此與杜威的「做中學」經驗主義的思維仍有差異,因為專題本位學習的【做】並非僅在於動手操作,而是指學生藉由實際完成專題的過程中主動建構所需的知識。專題本位學習起始於一個「驅動問題」(driving question),這樣的問題歸為結構良好(well-structured)的問題,是具有一個聚斂性的答案。Krajcik, Blumenfeld, Marx 和Soloway(1994) 認為驅動問題扮演組織並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活動的角色。Krajcik, Czerniak和Berger(2003)指出,驅動問題的來源可來自於教師以及學生的經驗、生活現象或當下社會所重視的議題。驅動問題的範例可能是「我們要如何自造一台水火箭?」(自然科),或者是「我們要如何策動一個具有印象派畫風的作品展?」(美術課),也許可以是「我們要如何剪輯一個標準三步上籃的教學影片?」(體育課)。Schneider,
Krajcik, Marx 和Soloway(2002)指出,學生藉由「發問與重新定義問題」、「蒐集、分析訊息和資料」、「設計並進行實驗」、「進行解釋」、「形成結論」與「闡述發現」等過程,來進行專題本位的學習。
專題本位學習利用生活實境的內容、過程性評量、學習者中心及重理解的教學設計,提供學生擬真而複雜的專題計劃與引導問題。學生不僅與同伴合作進行問題發掘與因果探究,並以具體的成品呈現其專題成果,培養專案管理、獨立研究、資訊能力、書面報告與口語傳播、自我省思、團體合作與資源工具應用等多元能力,以及主動參與的學習精神。
在專題本位學習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或提供建議的輔助者,因此學生能力的培養及專業知識的學習並非直接來自於教師口述,而是發生在學生參與一連串解決真實困難所習得的經驗中,以及在投入專題任務的反覆檢討過程中。教師在這項學生所建構的專題架構裡,隨著學生在PBL課程中的互動特色與探究節奏,同時或者分別地扮演著【探究的陪伴者】、【思考的提點者】、【成果的挑戰者】、【多元視角的示範者】、【困難決定的評鑑者】、【各項資源的引導者】、【多元方案的促使者】,以及【專題進度的監督者】,以多元的角色和學生共同參與此項探究專題,豐富學生的學習。
專題本位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學計畫的自問
階層
|
內容
|
自我
檢核
|
簡單
(Simple)
|
1.學習者預設的角色是什麼?(社團成員?競技選手?初學者?應試者?小組長?)
2.學習者的目的是什麼?(他們在做什麼,專題本身應該“做什麼”?)
3.他們的觀察者是誰?(誰是專題設計,影響或評估效果的受眾?)
4.在不同的學習空間(例如,教室,家庭,網路平台)如何協同工作?(促進有意義的互動?真實的旁觀者?個別化的“工作流程”,以滿足每個學生的需求?)
|
|
基本
(Basic)
|
5.每個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支持?誰能提供呢?學生的組成結構?
(評量指南、教師提供的工具、專欄等)
6.教學中什麼是“需要知道”的內容?有嗎?它從哪裡獲得?這是真的嗎?(以教師為基礎,以學校為基礎,以課程為基礎,或以學生為基礎?每個基礎的結果分別是什麼?)
7.哪個學術標準是此學習單元的重點?形成性評量(針對這些標準)的數據如何幫助教師和學生在專題中做出回應?
8.誰會提供學習的回饋?(什麼時候?如何提供?並回饋什麼? - 專題的質量?掌握學術標準的進展?評量結果是否被字母或數字“評分”,作為標準掌握的問題還是其他方式?哪種方式最能支持學生理解?)
|
|
基礎
(Fundamental)
|
9.應該如何保持學生的發展動能?什麼樣的作為使得“與老師簽到”的標記產生意義?
10.評估、遞迴和後設認知如何提高學生的理解力?
11.學生如何將自己(情感、經驗、聲音、選擇、才能及好奇心)帶到專題中?此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角色是什麼?每個學生都一樣嗎?
12.什麼樣的質量標準有意義?(我們如何知道此專題是否“有效”?有效嗎?執行呢?誰設計了這個質量標準?)
|
|
進階(Progressive)
|
13.學生永遠不會忘記什麼樣的專題?
14.專題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創造力? 批判性思維? 組織? 恆毅力? 所有這些都可能適用,但專題如何設計為專注於您或學生最重視的因素?)
15.學生如何把握機會在當地社區內操作專題以解決真實問題或慶祝有意義的活動?
16.技術是否會對專題的成功與否產生干擾、有用的或關鍵的影響?
|
|
高級
(Advanced)
|
17.專題是否也以調查為重點?是否有意義?是否基於問題本身?
18.學生如何利用他們獨特的圖式和背景知識來製作特別的東西?
19.重複遞迴在此專題教學中扮演什麼角色?
20.專題是否以研究為基礎?以產品為基礎?還是基於服務?
21.可以將正念納入專題中,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思維,識別障礙和機會,並以自我導向的方式作出回應嗎?
|
|
複雜
(Complex)
|
22.什麼樣的過濾(例如:教師選擇的書,百科全書)和未過濾(例如:Google搜尋引擎、媒體流)的訊息來源可能會被合併使用?
23.什麼學習分類法或認知行為可以指導學生進行最佳的思考?
24.什麼尺度最適合學生呈現最好的工作?
25.此專題教學設計是否旨在建立學生的優勢(而不是試圖“糾正缺陷”)?
|
|
Modified by Terry Heick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