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學年度新北市科展工作圈生物組諮詢輔導紀錄 | ||||
| 
組別 | 
編號 | 
題目 | 
指導教授意見 | 
備註 | 
| 
國 
小 
組 | 
1 | 
護眼高手-生長空間與液體肥對胡蘿蔔生長影響研究 | 
1. 探討液肥佔整體報告的比例太多。 
2. 討論的部分不需要細述,像實驗日誌那樣。 
3. 數字要以圖表呈現。 |  | 
| 
2 | 
彩虹的另一端-紅樹林的變遷對底棲生物的影響 | 
1. 題目跟內容似乎沒有太強的關聯性,建議修改。 
2. 研究目的過多,可以合併。 
3. 底棲生物的研究是否有挖土?挖多深?挖多大?還是使用穿越線法? 
4. 為何穿越線間隔有兩種? 
5. 紅樹林對底棲有影響,但不是整個生態系,既然做辛普森多樣性指數,要把全部的生物都列入計算。 |  | |
| 
3 | 
太平2號紅蚯蚓探討 | 
1. 結果的描述不要使用「幾乎」、「好像」;應該要用次數、頻率、比例等,且有平均值呈現出來,不要使用原始資料。 
2. 用芸香科的果皮是希望牠們能做分解水果和廚餘上的應用嗎? 
3. 除了果皮,也可以做辛香料的實驗。 |  | |
| 
4 | 
再也回不去了—擊鉤蝦適應陸地的研究 | 
1. 研究分量足夠,但是沒有把原始數據轉換成統計圖表。 
2. 再補進行擊鉤蝦的定向能力測試。 
3. 沒有回答擊鉤蝦是用甚麼方式在離水的方式呼吸。 |  | |
| 
國 
中 
組 | 
1 | 
保衛細胞不保衛 | 
1. 知道阿斯匹靈使保衛細胞關閉氣孔的機制嗎? 
2. 討論的部分是否推翻了課本中所述:保衛細胞由膨壓控制氣孔開閉的說法? |  | 
| 
2 | 
幽靈蛛的抉擇 | 
1. 在口頭報告時不要結巴。 
2. 實驗中重要的行為部分可以增加篇幅。 
3. 要會分辨幽靈蜘蛛的性別。 
4. 實驗步驟的敘述要再更詳細。 |  | |
| 
高 
中 
組 | 
1 | 
「渦」叢「孓」起 | 
1. 環境中有pH=5的水體嗎? 
2. 變因中測試的pH的間隔要小。 
3. 測量渦蟲面積並不精確,青蛙大多是量吻肛長,渦蟲可以量頭寬試試看。 
4. 渦蟲會不會同類相殘?高密度養殖時如何避免此現象? 
5. 為何不用孑孓去馴養渦蟲? 
6. 渦蟲有個體遺傳差異,要試著去篩選喜歡捕食孑孓的品系。 
7. 要挑選耐高溫、耐鹽、耐飢甚至是耐懸浮汙染的品系。 |  | 
| 
2 | 
台灣淡水渦蟲捕食蚊幼蟲機制與其黏液分析 | 
1. 在咽的運動方面以物理專有名詞去解釋。 
2. 渦蟲對蚊幼蟲的捕食是否專一。 
3. 想辦法證實孑孓脆弱的部分。 
4. 黏液成分的敘述要多一些,凸顯重要性。 |  | |
搜尋此網誌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105學年度新北市科展工作圈生物組諮詢輔導紀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