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1年1月1日 星期五

生態循環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十二在學校的落實

 



生態循環箱—-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目標十二在學校的落實          永和國中      鍾兆晉

        在多年的努力下,學校師生貫徹垃圾分類及環保回收政策已足見成效,垃圾減量和禁用免洗餐具也都設校規嚴格遵守,甚至在校慶期間,可以實施完全無一次性餐具的環保園遊會。在校園環境部分,外掃區的落葉若能進行落葉堆肥的製備技術轉換成有機堆肥增加校園植物的養分,則學校「避免將落葉打包丟棄」的降低碳排放作為似乎也頗有貢獻。看起來,學校能再減的,很像非常有限!但是學校通常不會只有乾燥的枯枝落葉,園藝的修剪與草坪的維護,常常會產生新鮮的枝葉,再加上午餐時間的果皮及家政教室上課後的生廚餘,這些新鮮的、含水量高的有機廢棄物,又該何去何從呢?
        學校是教育單位,在往昔的慣常理解,應該只有物業的消費而已,很罕見將學校視為具生產能力的地方。然而,透過「生態循環箱」的設置,將扭轉這一固著的觀點,使得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十二,「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得以在校園內獲得系統性的改善。

生態循環箱
        「生態循環箱」的前身是「蚯蚓養殖箱」,但蚯蚓養殖箱的動機是蚯蚓以及蚓糞,處理的形式比較侷限。「生態循環箱」是一個三層結構,上層上掀式容器,是主要堆置包括生廚餘及新鮮花草等有機廢棄物,再利用校園收集的蝸牛、馬陸、鼠婦、蛞蝓、蚯蚓、疣跳蟲、黑水虻、無翅蟑螂等添入,運用多樣碎屑食物鍊動物分解之有機碎屑,會從第一層底的孔洞進入第二層容器。生態循環箱的第二層,是堆肥收集層,利用生物特性,這一層會有較多上層自然鑽下的蚯蚓,這一層在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從側邊抽屜式拖拉出來收集堆肥使用,同時也會有大量蚯蚓生成。由第一及第二層產出的液體,就會循著重力掉入第三層,第三層也是側邊抽屜式的開口,主要收集液肥。第三層完熟的液肥,可以稀釋後灑佈在校園植栽處增添養分!

整合視角(integrative lens)看校園
        學校的校樹花草,都是彌足珍貴的天然資源,因修剪過程產生的新鮮嫩葉,不要輕言丟棄。透過生態循環箱的系統,可迅速產生堆肥與液肥,也集中涵養了大量的動物,可供教學使用。這個系統也整合了「廚餘回收生液肥」、「落葉回收產堆肥」的概念,讓兩種有機肥同時生成,同時集中。

批判視角(critical lens)論舊習
      傳統的學校,連落葉堆肥都無法製備了,更遑論消化果皮、新鮮修剪下的嫩葉或家政教室課後的生廚餘。其實,有心製備落葉堆肥的學校,一定也仍苦於落葉堆肥碳氮比過高肥力不足,以致於只能作為基肥使用。僅用黑水虻處理生廚餘的學校,則無法避免過程中難掩的氣味,在設置處理地點時得遠離師生活動區。生態循環箱恰能解決二者的問題,且操作更為簡便。

轉化視角(transformative lens)見未來
      我們應該知道,日日進行的學生營養午餐供餐、定期設定的校園花木修剪進度以及家政課程的按表實施,是穩定而量大的有機廢棄物原料來源。如果「生態循環箱」操作成為全校固定的流程,可以預期堆肥及液肥的供貨能大量而穩定發生,這是永續產品商品化的重要因素。

情境視角(contextual lens)說故事
      「誰是生態循環箱的最佳分解者?」、「動物類群的比例是多少?」、「生態循環箱的動物如何防止逸散?」、「疣跳蟲與蚯蚓的關係是什麼?」,這些伴隨生態循環箱的設置,而讓學生們在執行有機物回收時透過觀察產生的問題,已經讓這個系統無形中增添了更多的教育意義,也就是提供了許多實質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真實的進行探究活動。

學校可視為生產單位
        在校園內執行「生態循環箱」設置計畫,可以讓SDGs的細項目標12.2 「在西元 2030 年以前,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以及有效率的使用」和細項目標12.5 「在西元 2030 年以前,透過預防、減量、回收與再使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在校園內被落實,校園的教學及師生活動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可以透過校園的動物及此循環箱的設置,永續循環往復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