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強調,就是缺乏



        強調,就是缺乏
    追求人類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是校園培育現代公民的一個重要目標。透過教育手段,在學生進入社會前,將橫亙在人類社會間諸多無形的藩籬撤除,是必要的工作。這個藩籬,重重帷幕,層層疊疊,到目前無止,都還是社會衝突的引爆點。這個藩籬,就是包括對種族、宗教、性別、年齡、職業或身心傷殘等等身分的歧視與差別待遇。在甫過三八婦女節後的此時,就以性別為例,談談校園內的性別平等概念宣導。
    學生邁入國中階段,應已具備正確的思辨能力,可以說之以理,形塑價值觀。此時的孩子,青春正盛,身心正劇烈發育,也可能積極尋找性別認同,表現明顯的性別特徵。在建立性別認同的時候,就是是否產生性別歧視主義(Sexism)的關鍵時刻,性別歧視主義一般是指基於他人的性別差異而非他人優缺點所造成的厭惡或是歧視,但也可用來指稱任何因為性別所造成的差別待遇。這個時期的孩子,為了強調自己的性別,有時產生了過度的非理性的排他性,這是在形塑自己的性別認同時,加入了具成見的切割線。
    我很高興每天上學時在校園停車,看見外掃區拿著竹掃把的學生是有男有女,也很欣慰朝會頒發整潔秩序比賽代表受獎的班長亦男女參半。班級幹部裡面,再不是學藝女的體育男的,舉凡學生的衣著、文理學科的學習、運動表現及休閒活動,頂尖的都是男女各半,符合人口比例。這得歸功於平日,我們的老師們,就是無差別的教導孩子,烹飪課時,任何性別都得穿起圍裙洗手作羹湯。在此也呼籲家長,在家庭親職責任的分工,應該也要體現性別平等。
    進一步,我們在學習中,在課程的呈現上,不避談現今社會的困境,部分企業主對於女性生理假的不合理限制,或因其生理性別對於其專業能力懷抱質疑,還有嚴重的職場性騷擾,或者對於懷孕或育有幼年子女者提出不合理要求,這些因其生理性別予以不平等之待遇,甚至因其性傾向予以不平等之待遇,都要在校園內形成議題,批判錯誤,並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揭露不平,學習表達正確的性別平等態度。
    尊重,是最基本的態度。尊重他人的性別差異,不會減損自己的性別認同,尊重,就能存異求同,削減因性別差異產生的差距。尊重,就是不把性別當作拔擢的標準,相反的,也能同理性別產生先天的劣勢。
    新北市議會2018年選舉66席當選議員中,共有26名女性,佔比例4成,而這26名女議員都沒靠婦女保障名額,全數以本身票數達標,不少選區女將得票數更穩站前二名,分析過往的紀錄,新北市議員選舉更已經連續3屆沒有使用到婦女保障名額的案例。這是非常好的例子。強調,就是缺乏。當我們的社會不再強調性別間的不平等時,當不強調也能體現性別平等時,當性別平等教育的倡議文章如本篇所言不再出現時,我們才是真正的平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