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四川之旅補述

四川之旅補述
    「蜀道難,難如上青天」,可我從青天越過蜀道,卻是幾柱香的方便。然後,睜開雙眼,已經可從機艙的窗口俯瞰薄霧輕掩的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了。所謂的雙流到底是哪兩條水道呢,經查雙流區内卻有金馬河、錦江、溫江、通江、府河、江安河、楊柳河、清水河、白河、黃龍溪和鹿溪河(這就是沒有專注聽導覽的困擾),自己追查古籍,得知雙流是以《蜀都賦》中「帶二江之雙流,抗峨眉之重阻」得名,但是仍不知二江為哪兩江。再細究其名,要查到任豫的《益州記》才追出:「二江者,郫江、流江也。」
    沒抵達前是滿心期待的,因這雙流國際機場是中國的第四大國際機場,擁有雙跑道和兩個航廈,只是通道狹長旅客得徒步頗久始得出關,行李輸送帶的動線不順令入境旅客在此處匯聚壅塞,我們在外總是不免與自己的國際機場做比較,於是心裏盤點著,兩眼掃描著, 「這一處我們桃園的勝,那一個設備我們還不夠方便……」,便無一時空閑。
    僅僅從機場搭專車往飯店的短暫車程,沿途的天空雲彩就變化豐富,司機的雨刷也時用時停,應驗了導遊的有關成都氣候的敘述,她說「一天有四季,十里天不同。」這個俚語是很傳神的,可見雨具成為此地的必備品是一種常識。有一句成語「蜀犬吠日」符應在地的氣候,就是描寫此地70%陰天、15%晴天及15%雨天的,剛出生的小狗,有可能因打出生以來歷數月沒看過太陽而對日狂吠。
    2015年紐約時報評選世界52個最適合旅遊城市,在中國境內的第一個是周莊,第二個列名的就是成都了。聯合國世界旅遊组織(UNWTO2017年第22屆大會則選擇在成都召開,是該會自2003年在北京成功舉辦之後,第二次在中國的城市舉辦,可見成都為了成為國際旅遊城市所做的努力是被認同的。名導演張藝謀也說了感覺是廣告的詞:「成都是一個你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讓我做參訪功課時增添了許多信心與期待。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造訪成都的第一餐是在巴國布衣餐廳,餐廳並不是古蹟,卻也在廣場設置牌樓與大型石獸,紅瓦木窗,用來增添古意,還沒看到食物,用餐環境就已經打了好分數。餐桌上,導遊還繼續上課,導遊說,四川三椒:胡椒、花椒、辣椒,這第一餐就會跟我們見面。若問我結果如何,我多盛的白飯可以證實胡椒香、花椒麻、辣椒火熱的美味吸引力。
    我們學生物的,到四川最想看到的物種當然非貓熊莫屬,導遊沒看稿描述全中國有90%貓熊在四川,10%在陝西,10%分佈甘肅,所以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我此行的指定行程。貓熊基地,是位於成都之北,這個景點於2006年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國家AAAA 級旅遊景區」,既獲此殊榮, 我更要求不能只有走馬看花了,約定好兩小時半後上車,這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在園區拍生態照、觀察行為與研究設施,加上帶回的摺頁與筆記,可以說是此次四川行的知識饗宴。走完開放區,我遭遇了十三隻大貓熊(Ailuropoda melanoleuca),加上保溫室的兩隻未開眼的大貓熊幼體,共十五隻。另外還有七隻同為瀕臨絕種的小貓熊(Ailurus fulgens,又名紅貓熊),與牠們正面遭遇時牠們正在取食木瓜,渾圓樸拙的身形一覽無遺,大概也是習慣大批觀光客駐足旁觀了吧。然而,到園區我才知道,大陸另有一處貓熊保育重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貓穀」,我們無緣造訪,這讓我埋下了再次踏上天府之國的伏筆。離開貓熊中心前,導遊分享了一個笑話:「貓熊一生有兩個心願,就是拍一張彩色照片以及去掉黑眼圈。」哈哈哈哈!
    風塵僕僕的來了千年古都,便不能放過具有歷史痕跡的寬窄巷子,這巷子不是普通的巷子,寬巷子擠起人來感覺一點也不寬,窄巷子容納的豐富店家便一點也不狹窄。我逛這裡不敢嘗試的就屬特殊的戶外掏耳朵服務和著名的麻辣兔頭。五感的刺激豐富多元,傳統與時尚無縫接軌的寬窄巷子,有許多跨域整合的創意。巷弄間座落收費昂貴且工藝頂級的特色餐廳,還有用心設置於藏酒地窖上的葡萄酒酒吧,同時,整條巷子也聚集了更多物美價實的傳統小舖,還有懷舊藤椅的平價食房,累了到處有樹蔭座椅,渴了剖一顆去殼椰子生津,可以說「寬窄巷子」不專屬於哪個階層的遊客,也可以說它就是它自己。
    參訪另一個名勝錦里古街,是西蜀時期留下的古街,有川西民風民俗特色的什物,但我實在不愛購物,磨蹭半小時後,我便自費購門票鑽進武侯祠了,在一尊尊蜀漢名將前駐足端詳,我想起我在學生時期嗜玩的電腦遊戲【三國志】,是KOEI株式會社光榮出品的策略遊戲,這些熟悉的名將以前都是在我指尖麾下對抗曹操最終協助我統一虛擬三國的愛將,而如今證實真有其人,時空錯置的因果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複雜感,以為參與卻未曾到達。
    不得說四川這裡絕對是女權受到重視的地方,從望江樓的設置就充分的明白。這樓與附屬的公園,是紀念唐朝女詩人薛濤(自幼父被罷官,她被充做官妓)的官方景點,導遊也很驕傲的細數蜀國兩大才女卓文君薛濤的歷史故事。
    「天上晴天少,地上茶館多!」成都的慢生活,往往一個下午,就點著一杯蓋碗茶,打發全局,到底是個悠閒之都。導遊在車上總是東指西讚的,卻也不落俗氣的說著成都的各種美好,但是在成都的地價方面,導遊也誠懇的坦承有所謂「東平、西貴、北亂、南什麼」的在地說法。這裡的耆老也傳「少不入川,老不出川」的口耳諺語,也許是四川全民運動,也就是俗稱的十三張麻將,讓川人悠遊桌遊浴血奮戰方桌,不知不覺時間就隨碰槓胡聲流轉了!
    「益州險塞,沃土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我喜讀的三國志描述的四川盆地現在就在我的腳下,左腳右腳一步一步踏實的漫步,四處看成都遍植市樹銀杏白果,這樹種也算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了。成都市市花則是芙蓉花,所以成都的別稱又稱蓉城。其實除了銀杏,人行道和安全島多數由小葉榕、法國梧桐和雪松綠化著,是成都的四大路樹。談到樹恕我嚴肅起來分析環境教育這件事。在我少數幾次的大陸行經驗裡,走過東莞、南京和成都,我看見此地政府對樹木的真實保護,每一棵樹的防蟲塗漆、每一株路樹的防風支架、每一棵樹專業的修剪,亦給足路樹生長空間,這些城市都綠化得很徹底。然後,垃圾很少、噪音奇低,連傳說中的隨意吐痰,這個我在公共區域刻意觀察的行為,都沒有出現。至於空氣汙染程度,因著汽機車全面電動化,並沒有感受到大都市的汙濁霾霧,人行道旁草地的土壤蚓糞稠密,黃鼠狼還閒散穿越馬路,樹上則是常見松鼠飛奔,河道上也少有垃圾漂浮,如果不是公民全體一起覺醒提升,很難看到所見所聞如此,這不就是我們該學習的嗎?愛護環境保護生態,不是普世價值嗎?
    古有「一年成邑,兩年成郡,三年成都。」的地名由來,而成都自成都以來未曾改名,且成都少有戰亂,所以古樓和老樹保留完整。巴山蜀水,巴山夜雨,都是形容四川好山清水的成語,除了大山大水,我們也造訪了古趣盎然的黃龍溪古鎮,這個色系偏灰黑的歷史舊城,有刻意保留的斷簷殘壁,古城的美饌是「一根麵」,我們倒沒有饗用,但是用視覺紀錄了一根麵的繁複作工,也算是另一種飽足。而口感軟嫩的手工石磨豆花,我們就沒有放過了,蓋石磨豆花是一道由黄豆、油辣子等食材制成的漢族農村食品,好入口也適合味蕾。我的旅遊習慣,就是不照導遊的安排走,才能得到其他人沒有的獨特樂趣。在古鎮中穿梭,我看到【四川省三都博物館黃龍溪分館】的門牌,就走進去參觀,展覽廳正在展出的,竟是俄羅斯當代畫家的油畫展,戰鬥民族畫風非常的特別,取材也甚新奇,跟我們熟悉的歐洲畫風有別,是我此站最大的收穫。有些旅遊網誌的撰寫人,批黃龍溪古鎮是偽古鎮,我認為是較偏激的說法,一個古鎮,雖經戰亂破壞,重建時若能依原址精神復原,商街販賣商品能延續古意古藝,那麼就算只有幾棟古寺是真古蹟,其他的建築只能說是仿古,稱之為古鎮又何妨。
    導遊小昭,大學學理工科出身的,看她安排時間與分配物品,條理分明邏輯清晰,是有學過科學的樣子。但她文學底子深厚,出口成章。經導遊一分析,我們才知曉從小拜讀的千古名文作者群中的漢賦大家司馬相如、唐詩名人李白和宋詞高手蘇軾原來都是四川人,這盆地孕育文人,高手薈萃是個福地。說司馬相如就會談到卓文君司馬相如被漢皇帝招募進宮數年,卓文君早聞夫君有兩意,但這川妹子仍日夜盼著丈夫的家書,沒料到盼來的家書連抬頭的客套話都省了,只寫著十三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慧的卓文君一看便明白司馬相如的意思,連續數字中就缺最後的「億」這單位,即表示丈夫對她已無情「意」了。卓文君便回信道:「一別之後,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卻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這信送到司馬相如手裡,悔與淚交織,倏忽轉變他的率爾背信,他便將卓文君迎到京城重聚了。關於川妹子的愛情,並非每局皆喜劇收場,像「曾經蒼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名句的作者元稹,是另一個四川才女薛濤的短暫情人,但是薛濤就沒有跟元稹白頭偕老的福分。各種悲歡離合就不細說了,當薛濤元稹不幸情傷回到成都浣花溪後,從此便潛心修道,深居簡出。晚年,她還鑽研造紙技術,採用木芙蓉樹皮作原料,滲入芙蓉花汁,製成深紅色的精美紙箋,為寫詩酬客專用,便是「薛濤箋」。我抬頭看薛濤的大理石雕像,撫竹細思量,旅遊若次次如此次,地景與人文深度汲取,就真是上品的旅遊了。
    我們短暫路過峨嵋山,峨嵋山腳下有數座百年佛寺,其中一座名報國寺,這寺是康熙皇帝取名的,聽說靈驗護生,看香客絡繹不絕應也不遠!想想人生而來世上報恩的,報甚麼恩?報國恩,報父母恩(親生父母、法身父母)、報佛恩、報師恩、報眾生恩。來報國寺也是個偶然,原來排定的伏虎寺整修中,暫停對外開放,領隊為了不讓旅行社的招牌掉漆,才補上了這個行程。
    其實人活著總是脫離不了食衣住行育樂,但是在細數四川六寶:川茶、川菜(宮保雞丁)、川劇(變臉、滾燈、吐火)、川妹子、川酒(分別是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麯酒、全興大麯及郎酒;其中郎酒屬醬香型白酒,其餘五種屬於濃香型白酒)和川藥(川三七、川貝母、川白芷、川芎、川牛膝)中,食的部分卻占了大半。川劇我們在蜀風雅韻看了經典的橋段,川酒於午晚餐席間淺嚐了五糧液,川藥在藥墩排骨湯中食用過,但這些都抵不過沙棘鮮果汁對我本身的吸引。此行我見過生鮮的沙棘果,也看過掛在樹枝上的金黃色沙棘果粒,沙棘果實中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C含量高達8001500mg/100g,是一切蔬菜、水果之冠,具有【維生素C之王】的稱號。這樣的濃度,是山楂的20倍,奇異果的8倍,柑橘的6倍,蘋果的200倍,番茄的80倍,葡萄的20倍,而且沙棘所含的維生素C相當穩定,這讓我帶上一整盒的沙棘濃縮片回台灣。
    如果說四川行是一趟科學之旅,就得等到我們參觀過都江堰才算數。都江堰是直至今日全世界歷史最久千年以來唯一留存的人造水利工程,以無壩引水為最大特徵的巨型灌溉系統。 2200多年至今連續使用未曾中斷,到目前仍發揮著巨大效益,灌溉萬頃良田。 都江堰渠首工程最主要的部份有「魚嘴分水堤」、 「飛沙堰溢洪道」及「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所構成,從科學術語來說,就是實現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及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在我來看,這個水利工程能夠永續利用,還是在它的科學管理上持續地落實,不分朝代地不間斷地執行著,才能創下歷史的記錄。在團隊步行通過都江堰離堆公園的「堰功道」上時,走道旁有兩列雕像,都是與都江堰有關的歷朝名人,其中一位,我在他的鑄像前駐足良久,我酷愛宮保雞丁,眼前的人像則是清朝的四川總督丁寶楨,他官封「太子太保」,他發明的料理就稱為宮保雞丁,用以紀念他對四川的貢獻,至今成為川菜的主力。
    俗諺有云:「去到了北京,才知道官小;去到了廣州,才知道錢少,去了四川,才知道結婚結得太早!」又是我們不熟悉的俗諺。導遊小昭又在讓我們長知識了,她數唸了一堆大清官名,我聽後全記不著全銜了。然後,這後半段的俗諺的趣味不言則明,皆是在誇讚川妹子的吸睛。
    岷江是長江的支流,大渡河是岷江的支流,河與江接連錯排,俯瞰便像演化樹,演化樹?真是夠了,職業病。旅行的一部分運輸工具是靠著行在江上的大船,這趟入川唯一一次登船就為了大佛。到了樂山南部,岷江和青衣江、大渡河交匯處,還有著世界最大的石刻大佛,即樂山大佛。在這裡,岩壁上密密麻麻的徒步訪勝的旅客成了最佳的比例尺,人渺小到似大佛的一個指節,回頭檢視在這裡請同船旅客拍的照片,不知為何全用了Live模式,檢視時看見每張照片都在晃動甚是不習慣。
    酒都宜賓,別稱萬里長江第一城,但要怪的是全團以教育旅行為名,即使我有超凡酒量,酒不是也不宜成為我們此行的重點。這裡地處金沙江、岷江和長江三江匯聚處,我們上青藏高原得經過這裡。這裡水質優良,還多甘冽地泉,土質、氣候和耕作的作物都適合釀酒,因此歷史上不同朝代皆有佳釀傳世,成為中國酒文化的博物館之一,等於是中國酒文化的縮影。宜賓氣候濕暖、雨熱同季、空氣溫潤、土壤肥沃,使得釀酒的微生物有最適宜的生長條件,導遊說了:「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邊介紹的同時,城裡高掛的酒牌,快速倒退在車窗之後。
    四川旅遊的後半段行程,我們進入了甘孜州自治區,這是藏族第二大分佈區,在文化上、地理上及生態環境上,稀薄的空氣和髦牛味,以及飽和的錦旗顏色,像是進入不同的時空。穿越二郎山隧道,髦牛就開始出現了。這隧道全長4.1公里,入口的海拔就已經2200公尺,長度雖不及雪山隧道的三分之一,但是隧道照明清晰,車道特別寬敞,隧道壁面粉刷亮滑,在高海拔地區要維持這種施工品質確實不易。行經二郎山,是3A級風景區,二郎山是川藏路上一座著名的山,由於山高路陡,終年車禍不斷,入川車流也不斷。它是川藏公路318線上的第一個咽喉,也是通往川西的第一個景點!
    追古溯史,當時漢族文成公主,嫁給了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不是孤身一人前往,還帶來茶葉和佛經,帶來隨從多人,帶來漢人習慣,在喇嘛寺內多有供俸她的塑像,顯見藏民對文成公主的深深懷念已融入宗教綿綿不絕。
    導遊有趣,沒有帶我們造訪「尼木」卻一直談尼木,原來尼木藏語的意義為「麥穗」。導遊談它,是因尼木縣有三絕,尼木藏香、藏紙和普松雕刻,是很推薦的紀念商品,但又不是她推銷的項目,純粹就是愛鄉的宣傳,說愛鄉也不是她的家鄉,是他大學同學的家鄉,她思及大三暑假到她同學尼木縣鄉下的過往情景而說的介紹,我心裡卻推測那是她的過往情緣。
    我們有一晚是住在海螺溝風景區,最有名的是溫泉及大冰川,八月仍有冰川,遠望貢葛神山,仍是雪白罩頭。夜晚八點了,跟孩子們跳進貢葛神湯溫泉大酒店的戶外大湯池,白煙騰水面,天降斗大冷雨,真是難得的畫面。
    在高原的另外兩個晚上,我們住在四姑娘山區風情大酒店,很感謝領隊體諒我們隊中多人高原反應嚴重,能提早跑完行程返回下榻飯店,讓我得以在天黑前真正的單獨地緩步走在不屬於觀光客的當地人真實生活空間中。這是很重要的,看見實際的面像是很重要的,常常我們觀光客都只能見聞皮毛或修飾後的光景。經過路邊燒烤、家庭水電行、郵局及幾家民房,我晃到真的很雜的雜貨店,開架式的乾料藥草單價非常便宜,還有剛上架的新鮮狼皮及貂皮,所有的民生用品品項與台灣一樣但廠牌新鮮,為了紀念此行,我買了一把未開鋒的藏刀和裝了濃度60%青稞酒的隨身腰間扁酒壺。
    上了高原後,我經常半睡半醒,連下車上廁所都有遺漏沒下車的。通過冷磧鎮,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轄鎮。此鎮在二郎山西麓,屬國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冷磧鎮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19公里,在路邊看縣城,磚房街道已成芝麻小點。
    車子繞過牛背山,又一個只有遠觀的景點,牛背山位於四川的雅安市滎經縣境內,與瀘定縣交界,屬於二郎山分支,是青衣江及大渡河的分水嶺,牛背山標高海拔3660公尺,它原名野牛山,又名大礦山,被攝影界冠為大陸最大觀景台。追朔到2009年年底,國家地理雜誌派駐此地的名攝影家在瀘定縣內發現一處可以捕捉到眾多覆雪山峰的無名山坡,它四面環山中央壟起的絕佳位置,使得攝影者輕易進行360度全方位環景取鏡,於是在攝影界中「中國最大的觀景平台」的美稱不脛而走。
    已經慢走緩行了,血氧濃度仍持續低下,導遊賣力講白牡丹、土坡上的羊肚菌、鐵皮石槲(神仙草)、疏林下的金絲梅以及野生豆科植物補骨脂,說了我就忘,太陽穴持續又規律的抽痛,無法遠視秀麗景觀,也不能聚焦近物,真是難受。
    瀘定縣縣城有沒有走過經過我已經全然沒有印象,我專注的是每一口的深呼吸。紅景天口服液加高氧水仍然沒有減緩高原反應,我已經沒辦法專注在攝錄野生動植物了。
    遇見數個導遊說的康巴漢子,我們睜大眼瞧他們,他們張圓睛看我們,在這裡其實我們是少數是異類,尤其是不耐高原的我。關於康巴漢子,原來指的是特定區域的藏族男子,但時序遞移到現代,在川藏地區凡是見到容貌英武、厚肩寬膀、腳抬步闊、目光深邃、頭髮裡盤著紅絲穗、古銅色肌膚且健康而凝重的藏族人,不用問便將他們歸為康巴漢子。
     哲多山山頂海拔4300公尺最難熬,但我的血液缺氧,腦中闕詞,已經沒心情紀錄更多。
    想想我的通訊錄,或者我的人際地圖,似乎沒半個藏族朋友,我對藏文化的陌生可以想見。藏族是全民信仰藏傳佛教的民族,風轉經幡,遍插藍白綠紅黃五色旗,這顏色約莫是指藍天空,白白雲,綠綠山,紅太陽,黃大地。綠色短草的山坡到處都有白色佛塔,新都橋據說是攝影家的天堂,但我看到天邊橫幅最寬廣的彩虹;塔公寺是迦薩派的寺廟,我親睹相傳文成公主帶往拉薩的釋迦摩尼佛塑像經過此地時留下的複製版!
    我隱約聽到,是的,是隱約,連導遊的身影看起來都是模糊的,聲音都是虛遠的,她說,似乎是她說,每年五月,康藏高原上有一個珍寶,又稱軟黃金,就是冬蟲夏草。而另一種珍寶叫貝母,長在土裏,和冬蟲夏草一樣,是公共財,是要政府允許核可才能定量開採。我還是頭疼,加上失眠的脹痛,也顧不得軟黃金的樣貌。

    從川南上西藏唯一的國道,318號國道上,在我們的巴士以時速八十公里仰角25度上攻,我的高山症迸發,預服的紅景天和猛喝的高氧水沒有發生效力,血氧僅百分之七十五,誰知我意念只在呼吸心跳是否穩定,我不再說話,也發誓不再上來高海拔受苦,如果能回得去的話。於是我終止了我的無時間序的旅遊紀錄,專心呼吸,賣力續命,停止思考,直到離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