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悠遊生態山林的自在快樂 鍾兆晉


        悠遊生態山林的自在快樂      鍾兆晉

    101年生命教育教師快樂成長學習營在新北市雙溪區牡丹村聖南30(聖南寺,財團法人琉璃光文教基金會)舉行,這個為期三天的活動旨在透過對生命的了解與關懷、經驗分享及理念傳承,以提供教師專業成長機會,同時活化教師內在的生命力,達到身心靈合而為一的境界。很榮幸的,在旭臺校長的力邀下,我第一次嘗試以偏向人文精神層面的角度,分享多年來進出大自然的領悟。以下是我演講的大綱:

     我從一張巨廈林立的都市照談起,提醒與會老師,這是我們平日生活的棲地,也可以說是都市叢林,擁擠、熱、人工、單調和吵雜,充斥各種汙染,我們一手打造了城市生態系,任由溫室效應和熱島效應發威,然後,到了假日,帶著幾乎是逃難的方式全家遠遁,我們遠離城市,卻讓山路癱瘓,大家不辭辛苦的接近高山森林,就像飛蛾撲火的原始趨性,彷彿惟有如此才能得到心靈的真正喘息。

    但是,我問你,你進森林做什麼?為什麼入深山?大多數的你應該就是單純的健走吧,上坡下坡,流大量的汗,然後覺得很舒暢。有些人,是為了養生入山打坐練氣,有部分人則為了賞鳥,還有登高望遠和野餐等等。這些理由都不錯,都很正向,但只為了這樣走入山林,是不是太浪費了自然的美好?是不是五感只用了一二感?今天,我要讓大家都知道,心念一轉,你的森林之旅會很不同。

    想想看,天空的藍佔了大部分的山頂,是否感受遠山含笑,令你心曠神怡?

更多的時後,你和伙伴步行在林間,才一轉彎,前後都不見人影,人重返森林幽徑,是沉澱心靈的大好時機,你不必急著趕路追上朋友,學習從此時才開始。

    一般時候,你都自顧自的健走,很在意登山協會的標示帶和林務局的路程牌,心中盤算2.8K該花多久的時間,兩旁高聳的樹毫不理會,樹就是樹,頂多知道是針葉樹,這也不能怪你,說真的大部分是柳杉,但以後你認真走訪山林,不必都只踏查知名景點,那麼不同的樹才更精彩。然後,濃密的樹林有時會開天窗,像圖中那樣,這個叫Gap,是有樹倒了,讓天光乍現。於是我在這張投影片停留很久,因為講到枯倒木讓時光倒流至1998年,保護棲蘭山神木群的社會運動。我說枯木倒木在生態系中價值蜚淺,是森林中生物多樣性高的微棲境,在森林,隨處可見傾倒、枯朽、腐爛、衰敗及死亡……,這是你看到的表相,我請大家看看,枯木倒木多麼的生機盎然,他是由碎屑食物鏈串起的生命世界,樹的死亡,是萬千生命的開啟。於是,山林中到處可見的枯倒木,讓我們理解「無常」是真正的常態,我們必也能透過山林體驗引導學生接受痛苦與分離是生命的一部份,且瞭解對人是有意義的。同時,枯倒木的成因很多,協助學生了解人禍、天災與疾病只有部分是可以預防或避免的,但很多時候卻發生得令人措手不及。於是,翻翻枯倒木,從中爬出的蟲蟻蛇蜥,生意盎然的內涵意義,將帶領學生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樹死的痛苦與失落。

    我請你們舉手,有夜間穿梭樹林經驗的寥寥可數,但我真的要推銷這種經驗,帶支手電筒夜訪森林,也算是冒險的活動,但森林的夜,故事才要開始,圖中的角胸屏頂螳不僅頭上長角,顏色樣貌像足了外星生物,若你死守小木屋,打整夜的撲克牌,浪費了更深的長夜,森林獨有的動物聚會你就無福消受了。

大自然的樂趣,俯拾皆是!看見獨角仙蛻變,樂見新生!在森林中要慢,落隊慢行,才看得見驚奇的畫面。

    森林裡不是毫無風險,如畫面中盤踞樹枝的赤尾青竹絲,或者路旁的有毒植物咬人貓咬人狗,山澗洗手要注意水蛭,可能還要防止虎頭蜂群襲。我們學習謙卑,尊重山中的每個生靈,才不會觸怒山神,令自己身陷險境。

    然後,我必須強調,森林迷人之處 ,就是每次走相同的路還是會有不同的快樂經驗。我在研究所時期,進出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數十次,每次都樂此不疲,因為每次都豐盛飽滿,有時遭遇白面鼯鼠,有時看見滿地的螢光蕈,有時一晚撞見五條蛇,有時照到整條溪的山蝦,只要夠自然,旅途就會夠精彩。

    在森林裡,為了生存,大家靠偽裝!所以你洞察力不夠高,就很枯燥無聊。

走進森林,才發現自己的渺小,森林處處是百年老樹,圖中170公分高的國中生,站在觀音座蓮旁還是顯得嬌小。而且更多時候,會撞見求愛的畫面,我們的靦腆也來自他們被發現後的躲藏。有時,不小心撞見弱肉強食,會看破生死,體悟生之可貴。踏進森林,人類也被窺視,從空中,從洞穴,從各種角度被野生動植物端詳著。

    反思現代社會,過度開發和以人為主的思惟,讓我們對山林做出超限的利用。且看我們怎麼對待山林的:圖中這些畫面大家並不陌生,高山蔬菜、濫墾濫葬、隨意圈地蓋廟、把卡拉OK搬到山裡以及多餘的建設,毀滅森林的事跡一刻也沒減緩。

    同時,文明讓我們自動關掉很多本能,我們的五感奇差,只有回歸森林,慢慢的,聽見奇蟲怪鳥的鳴唱,被樹影晃動驚嚇,還聞得到舉尾蟻發酵的蟻巢味;慢慢的,連竹雞的腳步聲都能聽聞,獼猴搖動樹枝的震盪都能感應;慢慢的,視覺可以穿透黑夜,魔目夜蛾的紅眼你也可以對望。最後,連你的心,摸著你的心,你能感應樹呼吸,感應山澗小溪流量的起伏,森林對你來說,不再只是健行經過的場景。

    我說山林的生命教育,其實就是在講「斷、捨、離」的修行,如果我們願意傾聽自己內心的野性呼喚,對於過多的資訊能斷,對於不用的裝備能捨,對於過度依賴的工具能離,透過融入山林自然的貼心行動,獲得單純愉悅的喜樂。

    說真的,在森林生活真的大不相同。不但時間的尺度拉長,空間尺度也轉變成立體的,而山林待久了,價值尺度也會跟著改變,你不再只追求金錢和速度,你會更重視過程。

    從現實的角度分析,具體的有益健康的森林三寶就是:1.植物散發出來的芬多精;2.樹木光合作用產生的新鮮空氣;3.瀑布飛濺的水花也就是陰離子等。

    我認為生命教育的生態知覺,就是體認整個大自然應該「有妳有我」,生命是相互依賴的,生命透過競爭、捕食、寄生及共生等關係連成綿密的生命網。同時,我們體認,生命是平等的,不因體型大小、有無脊椎或能否供人食用而分貴賤,所以是「命命等值」。再來,我們也不斷經過觀察見證生命其實是動態的及變化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然後我得推崇一位作家,湖濱散記的作者梭羅,因著他的自然哲學,讓我理解到:1.簡樸的生活:山居歲月,自然簡樸的生活有助於體會生命的真諦。 2.擺脫俗務:他身體力行,不唱高調,證明了人類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質是很少的。

3.欣賞大自然:獨處的生活是一種體驗,他和大自然的聯繫展現在他的自然寫作中。4.更生與新生:從夏、秋、冬回到春,展現了更生與新生。5.積極的行動:簡樸的生活融入自然的節奏,不斷的再生、不斷的超越,追求更高的規律。

    這裡我還要提到自然美學,你的足跡所到處,森林毫不保留的示現他的自然美。自然美學是指自然世界實際上是一種具有不同類型、暗含潛力、極端豐富的審美體驗的泉源。它沒有被有意圖的設計者、藝術史傳統和藝術批評實踐所束縛,它極端開放。身歷其境,因而使得我們對自然的欣賞更容易成為一種開敞的、參與式的和創造式的審美經驗。

    久而久之,你也會判斷,什麼是健康的森林?你不會想要踩在沒有落葉腐質層的林下,你知道苗木亂竄的森林底層最有活力,你明瞭單一樹種的人工林代表貧乏,你看見附生植物點綴在枝椏是樂事,你深吸一口氣濃濃的芬多精就會灌進你的肺,你與山林成了朋友。

    綜合起來說,進入山林的快樂來自於:點滴累積的自然知識、自然畫面觸發的感動、真實解放壓力及融入自然的律動。這快樂像嗎啡,一但上癮了很難戒除,但這快樂不花錢,無窮無盡,任君擷取。

    最後,莫忘初衷,留住攻頂的感覺,你的快樂來自山林,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優勝美地,都是一座獨特的美麗森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