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蕭蕭斑馬鳴1230

        行文到此,我與世界只差一個Enter鍵!怎麼說?Enter鍵就是送出發佈的一擊,能看見想看見的都收到了!不是嗎?


        我想檢討自己執行咱糧學堂的「紅藜計畫」是個失敗的計畫,也是個成功的計畫。過程中,紅藜長好長滿了,不代表結穗飽滿;紅橘黃褐的藜實飽滿,不代表散曬一定能蟲藜分離;整了一堆堆帶殼紅藜,不代表分裝後賣相誘人,於是,小農市集裡賣不出任何一包200公克的手工紅藜。所以,這每一步驟體會出的結論,讓賣不出去的紅藜得到學習的哲學體會,因此也是個成功的計畫。

        在演講的時候,我有我的「五秒法則」,也就是引言人啊或者司儀啊,把時間和麥克風交給我的時候,就是得等個五秒!這五秒要做很多事,得讓麥克風開機、跟主人點頭、看看最遠的觀眾、輕輕地清喉嚨確保第一個音是清脆的、深呼吸、演一下內心戲,然後開始!好的開始是成功的超過一半,大家在這五秒也是很忙的,忙著觀察講者、忙著聽第一句話、忙著調手機靜音、忙著把身體調移到最舒適的位置或忙著翻到記筆記的那一頁,就讓我們互相擁有這五秒鐘吧!

        空忙碌不足以成長。每日的每日,當靈魂暫時要遁入睡眠狀態前,快速掃描整天的行程,回到過去的時間,直到下一個行程鬧鈴響起。

        我說你撥快了我的秒針,意思是我得預留我可能出錯的改正空間!是的,我的錶總是規律性的不準,而我掌握並運用著這樣的不準確,以得到準備好的準確。

        看著新書排行榜,有斜槓青年,怎麼能沒有斜槓校長!當我不覺得自己是永遠的校長,或者應該眷戀著這個位置,我就應該要保有斜槓的能力!如果還不懂斜槓的意思,就去谷歌吧!

        我真想把剩餘的堅強都給你!我澆水時,你穿著拖鞋進來,我記得你才畢業兩年!你說你休學了,現在跟著叔叔工作去,可你還是身形瘦弱!你說你沒關係,有機會再重讀夜校,這些都可以,你還保有著善良,可是我心疼你的遭遇,我真想把我剩餘的堅強全部給你!

        不可否認這是低端人口的老舊學區。所以呢?自怨自艾?擴大學區?換學區?搶人學區?自慚形穢?自卑?不必吧!藝術家達芬奇是貧民窟長大的,巴西足球名將貝利,拳王阿里等都是出身於貧民窟,人的成功與否不是出生地,而是學習歷程,再者,我們這裡更沒有窮困到是貧民窟!

        你的先見之明必須有點霸道。

        沒有秒懂這回事,有的是感動。

        你聞過斑馬汗臭嗎?

        你選擇自律,你就有自由!

        說你不懂刺蝟的優雅,亦即鄙夷你的缺乏美感。

        讓觀望者內傷的,不是詩,是觀望!

        我驅車去接兒子的時候,撇見據說是散步在凱達格蘭大道的研究生。有點距離、有點速度,所以也不好傳遞些鼓勵或者是倚老賣老的建議。接到兒子,告訴兒子我想起我大一就敢盤腿坐在這裏了,而知識份子該吶喊時別矯情說是散步!

        當你的文筆還撐不起你的自我介紹,這就好像煲湯沒有放雞,想做但做不到!

        有時候,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因為你只是花時間在那裡!

        學習,從不做敗興的事開始;教育,從理解差異開始。

        我的學校亦近亦遠,選校願景亦夢亦真。

        請靠緊扶手站穩踏階,下一秒的變化誰也說不準。

        什麼角落讓你在緊湊壓力的校園中感到平靜?也許是永遠搖尾靈動可以放心摟抱的校犬、一面貼滿學生美術作品的公布欄,或是平靜清澈反射倒影的生態池?

        當學生學習陷入僵局,感到無助時,很容易覺得難以順利畢業,甚至懷疑自己就此停滯仆倒無力翻身!其實,答案不在老師,也不必向外求,而是在學生自己心中。  
        出去上個廁所、洗把臉,回到教室坐好,重新來過!就是這樣!即便旁邊的人換了,台上的老師也滔滔不絕地繼續說下去了,就是這樣!
        做個富創造力且熱血的校長,探討教育改革的盲點,胸襟要開闊到最大角度。⋯⋯有些老師拒絕改革就是他「保衛傳統價值」的方式!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精彩鏡頭——2018歲末聯歡表演紀念


        原諒我表演完後匆匆離去了,我在師大的課務不能耽誤,但是我透過泉榮的數位單眼、榮隆的長鏡頭、淑娟的快門和翠屏的截圖,我欣賞到台下欣賞表演的同學們真心喜樂的表情,我也被一張張專注展現才藝的生動身影感染了美學,藝不精不出,才非才莫顯,看著你們,看見希望,欣賞你們,也感激你們的老師和家長成全。而學生自治會真是好樣兒的,「二重新世代」,接續學長姐的「二重有嘻哈」,儘管在布幕拉起前的一秒瑋瑋文組長還在無限的擔心,你們還是讓這場年終大戲順順利利的開場、串場、清場、出場和收場,你們是師長們的驕傲,學長姐的驕傲,同時又展現成熟的合作力,我反覆看著幾百張照片都不膩!
        看妳們熱舞舞出動感巨星風、古典音樂悠揚伴迴聲、熱音團隊熱血炸全場、戲曲獨秀難得又細膩、平日擅繪畫的竟登台高歌、學霸不寂寞當起鋼琴王子,而自治會四組八人的大主持團則說學逗唱串聯熱場,總體而言,表演的超越了表演,更多幕後的工作人員學習了課本以外的學習,溝通了不止師長教的溝通。所以,我們二重在社群媒體洗版是必然的,被標記是預期的,看到全校穿便服上學,於我們是常態是可遇可求的,不說容易被誤解是否改制私立美國學校,因為照片的每一個人的氣質神韻眼神的雪亮和自信,幸福感是那麼讓人羨慕!
        每個細節都處理不馬虎,排演再排演,開會再開會,我深信,在國中你們就有能力這樣做,以後,你們就帶著這個能力走了!耳麥掛著的工作人員,會互相提醒開機時間,場佈的美工和表演團隊的後台秩序,都是你們自己控制,控制不了的,就剩觀眾忍不了的尖叫歡呼了!
        我人在師大,心在二重,我心繫這一切,屬於我們共同成長的繪本有每個人的心血,我說的二重流,組長說的二重力量,校友說的二重魂,全是指向同一個可堅信到達的彼方——未來!

未來學校的非凡學習



        未來學校的非凡學習
    隨著招生摺頁的編輯完成,必須解釋清楚標題,【二重未來學校,成就非凡學習】的內涵,學生的非凡如何成就?未來的學校什麼走向?在變動巨大的教改潮流當下,一昧涵扣制式的【三面九項】,彷彿緊箍咒般的揮之不去,如何大步創新發展?
    學校強調學生個人面對未來世界的基本能力,首重自主行動力,在這個大方向上,核心的工作就是提高學生身心素質,以求自我精進。另外,面對未來世界資訊橫流量多質雜,如何學習系統思考自成一格,以解決接踵而至的生存問題,也是自主行動力的一環。而未來學校企圖以雙PBL教學(專案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與問題導向式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訓練學生具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的素養,則是一大特色。
    未來學校也認知,在學生個人與外界關係連結的部分,無礙的溝通互動力,是學生邁向頂尖的先機。可以將此能力區分成對內表達與對外訴求、學習對教師溝通與對家長溝通、理解溝通與建立溝通平台以及跨文化溝通和心靈溝通等重要情境,於是提升學生符號運用素養與溝通表達技巧,同時精進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進而兼顧藝術涵養與美學感受,在關係的建立上,免受AI的影響,甚至超越AI
    未來學校的責任最重要的不是締造升學成績及訓練考試機器,而是讓學生個人學習如何以自然人融入世界,理解未來世界國界的模糊化與挑戰的國際化,進而覺察世界公民社會參與是責任也是義務。於是,培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的核心素養,體會尊重人我分際與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並認識多元文化,培養國際理解的寬闊胸襟,成功的試探學生個人在生涯發展的方向,走向下一階段的專業學習,才是嶄新的國民中學教育。

2018年12月23日 星期日

雙夢

        來記述一段很奇怪的事情。今天我醒得比較晚,難得沒有行程的星期日,終於可以睡到自然醒,結果就在醒前的快速動眼期(如果我沒有記錯)做了兩個夢,第一個我夢到我身處教室,中研院院士林榮耀在監考,考什麼科目我忘了,但題本超厚大概有兩公分,我作答時很多不會寫,他還敲我桌子打pass,因為我是補考的,同學們都已經離席了,所以我一個人在教室手忙腳亂的翻考卷答題,時間的緊迫和成績的壓力讓我心跳加速而醒過來!
    第二段夢更不可思議,是夢到我在當某營隊的輔導員,我坐在很後面,夢境的啟始畫面是我在把玩著主辦單位送的收納盒,欣賞這很有巧思的把梳子、牙刷、筷子⋯⋯等等東西統一設計收納,我沒有在理會我的學員,且我的心理狀態是很苟且脫節的,然後我的另外兩個帶隊夥伴是女的,都在忙著照顧學員,我到很後面才站起來,而坐我前坐的學員人走掉了,外套沒拿,我竟也不管,同場地另一區還在座位上的學員我都不認識,我也沒打算招呼他們,我正覺得自己很混,反省我為何這麼不投入工作,當我尋思改進的思路在打轉的時候,我就警醒了⋯⋯。
    不解的是,我幹嘛夢到這種跟自己個性與風格相反的夢?讓自己感到懊悔?話說回來,我一向能在起床後記住先前的夢境,以尺度和顛覆度而言,這次的夢對自己累積的夢境也不算多震撼。我記得有一次會議中,鄰座的施青珍校長手上拿了一本書,我瞄了一眼書名,叫「清醒作夢指南」,我就跟她說我常記住夢境,不需要訓練,她還白了我一眼,意思是我在炫耀能記住夢的能力。
    其實夢的世界也好,真實的生活也好,都會影響身體,心臟因夢境的起伏而加速搏動,也會覺得跟醒著一樣累。至於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說:「一個願望的未能滿意,其實象徵著另一個願望的滿足。」我也不怎麼認同!夢不過就是腦中訊息的自由拆解組合,能預言出什麼,能互補到什麼,倒是沒有根據的!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那些螞蟻教我的事—2019市民生態講座內容



        那些螞蟻教我的事—2019市民生態講座內容

印痕--一路受螞蟻啟發的小孩
    我從很小的時候就跟螞蟻攪和在一起,自有記憶以來。首圖中這本黃色書皮裝訂的紙本,是我讀高三時最後一次參加全國科展的作品說明書,那是我手邊唯一存留的一本。這個封皮破舊,內文達16萬字,厚度超過5公分的印刷廠打字稿,是我小小年紀時狂想的總結,標題就叫做「蟻學概論」。我不敢給大家看內頁自己寫的序,實在是因為內容狂娟自大到不行,我到現在也不能理解自己以前哪來的自信這樣寫。


化學語言讓科學界至今難以解讀
    細數螞蟻身上的腺體,小到幾個細胞聚集,大到一個器官,有的是在凹陷刻紋,有的就明顯凸起,大大小小的腺體有兩百多個,意思就是可以分泌兩百多種化學物質以上。這代表甚麼呢?代表螞蟻可以有複雜的化學語言系統,而至今仍無法為人類所全面解讀。螞蟻的觸角是接收同類化學訊息的重要器官,觸角上佈滿了各式嗅覺錐體和接收器,我們只要靜靜的觀察螞蟻,不難發現這小傢伙不斷的在擦拭觸角,以保持它接收化學訊息的敏銳性,而擦拭觸角的頻度,在昆蟲界大概只有蟑螂與牠稍可比擬。

它以渺小掩蓋真實的巨大
    螞蟻的單一個體無論體積或者重量都是很小的,容易讓人以為無足輕重,甚至忽略牠的存在。可是如果在任何一個陸域樣區調查動物總量,會發現佔最多數的大多會是螞蟻這個動物類群。科學家在亞馬遜河流域的鋪地研究就發現,螞蟻的生物量(biomass)鮮重竟然是其他脊椎動物總和的四倍,由此可見一斑。

小心,它的大腦有皺褶
    螞蟻最令人嘖嘖稱奇的,就是他整群活動時彷彿有一個精密的指揮,但是真實的蟻群中其實是沒有這個角色的。我們是應該要小心這種生物,他的大腦有發達的蕈狀體(mushroom body),雖然容積小,但是有發達的蕈狀體的意思就是像人類大腦有很深的皺褶是一樣的,蕈狀體和人類大腦的海馬迴類似,都可匯集來自外界所有的訊息,與腦內記憶整合,做出最後決定,完成行為動作。這表示螞蟻在比例上大腦發達,會產生記憶,如果整屋的螞蟻有辦法將他們的小體積大腦串連並連任意聯結再一起,所牽連出來的效應就非常可觀了。

窩?族群?群落?部落?群落?還是聚落?
    一群在一起生活的螞蟻單位,是要稱為一窩?還是一個族群?還是叫部落?或者稱為聚落?稱窩,有問題,如果有分巢或附巢的要算不同窩嗎?族群也不是,一群螞蟻單位具有高度相似的遺傳物質,所以科學家稱為超級有機體,稱族群(population)定義不正確。叫部族(Tribe)或部落也不切實際,螞蟻的組織比部族緊密多了,人類的部族可進可出,和螞蟻的群體單位也不對等。若稱為群落更為偏離,因為群落(community)是指樣區內一群不同生物的總和,是生態學名詞。最正確的稱呼,應該就是聚落(colony)了,一個聚落就是一個超級有機體,螞蟻以聚落作為完整生命的實現。

實現共產主義烏托邦的生物
    螞蟻有社會胃。螞蟻的嗉囊(crop)就稱為社會胃(social stomach)。他其實就是食道末端膨大的部分,裝載食物後,如果同伴或幼蟲索取,仍可以分享出去。所以,螞蟻巢內的現況就是「要餓一起餓,要飽一起飽」,共產社會的共有制在螞蟻的聚落之中才看得到常態性的落實。

牠才懂無私分享
    同巢螞蟻碰面的交頭接耳,最後常常看到就是嘴對嘴交換體液,那種行為稱為交哺作用(trophallaxis) 。同聚落螞蟻進行食物分享的時候,無須交易,不必回報,在螞蟻的聚落裡,群體的利益為優先,個體的利益次之,甚至不足為道。

螞蟻才看得到偉大的情超--犧牲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在人類社會其實是少見的,若有,可能會立碑以茲紀念。但是螞蟻可以很輕易的為群體而犧牲生命。大自然隨時都會有突來的天災肆虐生靈,例如暴雨侵襲,暴漲的雨水淹沒低地,土棲的螞蟻必須逃出,蟻群漂在水面上,六支腳能勾得到夥伴就勾,勾緊了就不放掉,晚一點抓到蟻群的終於爬出水面,但是增加了伙伴重量的螞蟻們即使淹沒在水中也不放掉,蟻群越聚越大,隨著洪流飄向未知的遠方,但是蟻后得救了,部分幼蟲也叼著出來,用蟻群互勾形成的蟻團浮筏就這樣帶著整個聚落逃過滅門洪流,等到水退了,或者終於抵達安全地點,活動自由的螞蟻就會脫離蟻團浮筏,這些腳勾腳一直不放的工蟻們,或沉在水中過久缺氧,或氣力放盡,或漂浮時激烈碰撞受傷,沒有一隻能夠再隨蟻群重新過生活了。

連幼蟲都有貢獻
    大部分的動物幼獸對族群移動時都是累贅,螞蟻的幼蟲更是,不但體軀柔軟需要成體保護,還無任何移動能力(幼蟲無足),都會是聚落內的無所事事者或消耗者。但是螞蟻的幼蟲有一點和其他昆蟲大不相同,就是螞蟻的幼蟲對聚落是有貢獻的,有些幼蟲本身分泌營養液供成蟲吸吮,大部分的螞蟻幼蟲也分泌聚集費洛蒙穩定蟻巢情緒,還有的幼蟲吐絲連結葉片,讓蟻巢有葉片遮蔽,最極致的表現,是棘蟻屬的幼蟲,吐絲營造蟻巢內壁,乾淨而具抗菌力的奈米級蟻絲膜內壁,讓螞蟻生活的空間彷彿得到高級的室內裝修般舒適。


如果投胎螞蟻,別當男兒身
    雄蟻在螞蟻群中是最沒有地位的。雄蟻的天職,就是與處女蟻后交配,僅具有生殖的功能。所以,當聚落糧食不足,或者聚落處於生物緊迫作用下,雄蟻都會面臨險境。這不是被驅逐出境而已,當工蟻決定不要雄蟻生存時,是直接對雄蟻進行車裂之刑的。從型態上來看,雄蟻的外表真的跟蟻群格格不入,不但沒有發達的大顎,也沒有螞蟻的典型膝狀觸角,複眼占頭部的比例大,胸大腹小,有時連體色也不一樣,如果沒有經驗,根本認不得雄蟻是螞蟻。

防災教育----螞蟻是疏散高手
    可曾看過豪大雨前長角黃山蟻倉皇搬家出逃的隊伍?可曾翻石塊驚擾到大頭家蟻導致整巢瘋狂搬離的畫面?我們在訕笑他們的慌亂時,可曾想過人類遇到天災橫禍時反應遲緩的無助連螞蟻都不如。螞蟻可以說是疏散高手,在大自然環境變動大時,他的疏散策略,快速而確實是高竿許多。最會疏散的,就是被稱為漂泊蟻類(tramp ants)的世界性分布的螞蟻。

大數據精密計算
    我可以很驕傲地說,雖然研究螞蟻非常的冷門,可是對社會是非常有貢獻的。研究螞蟻行為的論文,被資訊工程界拿去參考,於是提出了所謂的螞群最佳演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仿照螞蟻的行軍與決策策略,發展程式解決交通壅塞的問題、貨物運輸的問題、程式訊息傳遞集散的問題。蟻群最佳化演算法已應用於不同領域組合最佳化的問題,包括人造蛋白質合成時的摺疊或路由車輛的二次分配問題,很多衍生的方法已經應用於實變數動力學問題、隨機問題及多目標並列的實現。同時,蟻群最佳演算法也被用旅行推銷員問題的模擬最佳解。而在程式解析圖表動態變化的情況下解決相似問題時,這個演算法相比「類比退火演算法」和「遺傳演算法」等其他方法都更有優勢,可以說蟻群最佳演算法可以像真正的螞蟻連續執行並適應真實時刻的外部變化,這在網路路由和城市交通系統中是最有利的。近年來AI的發展蓬勃精進,螞蟻大顎強大的螯合力以及身體結構的舉重能力,也被引用在解決機器人機械手臂關節及倍力增強的問題。

多跟螞蟻學放牧
    螞蟻最常在教科書上被提及的,就是他跟蚜蟲的故事。可是各位,不只蚜蟲啊,只要會取植物汁液,如沫蟬、角蟬、介殼蟲等等,都會和螞蟻結盟。我們雖稱這些會分泌甜液犒賞保護他們的螞蟻的昆蟲為奶牛,只是這種關係是不穩定的,當聚落因幼蟲暴增而對蛋白質需求增加時,本來合作的所謂「奶牛」,難保不成為「肉牛」而遭工蟻獵捕帶回巢中。

連精緻農業也是翹楚
    不可否認的,切葉蟻是傳襲百萬年的農業專家。其一代傳一代培育的食用真菌,竟能維持純品系而不污染,所以螞蟻可以說連精緻農業方面也是箇中翹楚。螞蟻同時也是綠建築能手,所以他蓋好的蟻窩,無論是土棲泥巢或者樹棲紙巢,蟻巢總是通風、節能、保溫、保濕及堅固多功能兼具,如果換算成人類的比例,那將會是多難能可貴的建築工程。

誰才是嗜蜜者?
    我其實另外一個身份是業餘蜂農,目前養了二十箱的義大利蜂。當我開始養蜜蜂後,我就發現養蜂還是脫離不了螞蟻的影響。原來,蜜蜂巢裡的蜂蜜,一直是嗜甜食的螞蟻鎖定的取食目標,一有機會,必全力攻取。所以,一直聽到蜂友的蜂群屢受螞蟻侵擾的案例,甚至蜂群群勢弱時,也有被螞蟻滅巢的可能。

低調的快狠準
    螞蟻在野外討生活,他的資源真的也很有限,發現獵物要迅速捕捉,像顎針蟻這樣的種類,外勤工蟻大顎總是開開的,原來在口部有纖細敏感而伸長的感覺毛,一觸動獵物,大顎就會以千分之一秒的速度閉合夾獲獵物。

螞蟻的知識比想像的還多太多
    相對於我小的時候,螞蟻的相關書籍是多太多了,真的很羨慕現在的小孩,如果對螞蟻有興趣,可以買到非常多的書籍。【圍籬上的小黑點】、【螞蟻時代】、【螞蟻精神】、【螞蟻的生活】、【螞蟻螞蟻】、【別和螞蟻拼命】、【蟻丘之歌】等等,有繪本、小說、螞蟻的科普專書以及從螞蟻得到的生活哲學,豐富而多元,方便喜愛螞蟻的朋友增進對螞蟻的了解。

甚至,我們得靠螞蟻破案
    各位別懷疑,螞蟻確實是可以幫我們人類偵破兇案。已故名法醫楊日松,曾經發表論文分析螞蟻協助破案的細節,他利用都市與鄉野螞蟻相的不同,用以區別棄屍地點,也利用螞蟻討厭長鏈脂肪酸的特性,辨別棄屍時間。這是法醫昆蟲學的專業範疇,而螞蟻特殊的行為,比雙翅目更快找到死屍的敏銳嗅覺,讓許多冤案因此得雪。

螞蟻成新寵
    事實上,在寵物市場,已經吹起養螞蟻的風潮。我也認識販賣螞蟻的年輕業者,我很敬佩他開發各種養螞蟻設備的創意,也跟他溝通過,知道他有只販賣台灣原生種的底線,但是其他螞蟻寵物業者就不這麼有信念了,許多危險的外來螞蟻已經悄悄的在市面出現例如螫人極痛的子彈蟻,對植物葉片需索量大的切葉蟻,都悄悄被引進台灣,如果飼主棄養或不慎逃逸,又會是造成入侵外來種的生態浩劫。

螞蟻的傳統產業
    螞蟻古名「馬蟻」或「馬螘」,至於「玄駒」則是專指大黑蟻。螞蟻一直是古書中的傳統中藥材,效能廣的藥膳食補,所以也一直有將螞蟻入藥的紀錄。一般螞蟻的藥用價值:對風濕骨痛的人群,可防治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肩周炎、強直性脊柱炎、半身不遂、頸椎病、坐骨神經痛、骨痛和骨頭壞死。而保肝護肝作用上,螞蟻萃取液可防治B型肝炎、脂肪肝、酒精肝及膽囊炎等。在呼吸道疾病上,螞蟻可用於止咳平喘,防治哮喘、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慢性咽炎、肺氣腫、肺心病、癆傷、百日咳等肺、脾氣虛症。螞蟻同時是補腎強身、滋陰壯陽、填精固髓和增強性功能的聖品,防治陽痿、遺精、前列腺炎,甚至女性的性冷淡、月經不調、子宮寒冷、產後風及產後缺乳等,均有療效。對於養生,螞蟻製劑是均衡營養有機體,可雙向調節免疫,防癌抗癌及延緩衰老。如果是心血管疾病,則做為調整血壓、軟化血管、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手腳麻木、中風前兆、胸悶胸痛及心律失常等的預防用藥。螞蟻對氣虛的人來說,則是補氣益血提高耐力抗疲勞,改善心慌氣短、頭暈目眩、耳鳴、暈厥、面黃肌瘦及四肢無力等。甚至,它對痔瘡、便秘、紅斑狼瘡、病後脫髮及少白頭都宣稱具有改善的效果。不難理解螞蟻生活在大自然中,長期在林木泥石穿來走去,體內累積各種微量元素,例如鋅,對人體都是很好的成份。

帶著兒子迷螞蟻
    我的兒子從小就喜歡大自然,但是,他喜歡的生物類群沒有包括我喜歡的螞蟻。起初,他自己興起研究綠繡眼這種可愛的野鳥,後來喜歡到野溪玩後改研究馬口魚,接著轉移到群體生活的樹鵲、與樹蕨共棲的隙蛛、養漂亮的神仙魚、色彩斑爛的虎斑鸚鵡、滿樹深紅的茶花、多刺又有香水味的玫瑰花和虎斑家蠶等等,也陸續挑了幾種生物研究參加科展,但就是堅持不碰螞蟻。直到他升上國中,才因為要研究蟻絲蛋白才開啟養螞蟻的紀錄。說真的,他是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目前也在中研院跟著研究員探討蟻絲蛋白的抗菌性。無論如何,他現在終於會主動問我螞蟻的問題了,就算問我的只是基礎的螞蟻背景知識,但是因螞蟻而被需要對我而言就是一種飽足的幸福了。


研究螞蟻的接力賽
    我的學生已經有多位在研究所攻讀博士班或取得博士學位了,其中有兩位從國中時期到現在,他們仍然專研螞蟻,這就是我說的學術上的接力賽。我最感動的,是孩子們發表螞蟻新種時,以我的名字命名,紀念我作為引領他到螞蟻的世界的啟蒙,這個台灣特有種螞蟻就叫做鍾氏原細蟻(Protanilla jongi)。我另外一個學生現在還在鑽研疣胸琉璃蟻的生物地理學,他還協助我進行全新北市校園外來入侵螞蟻的調查工作,我們師徒還因螞蟻緊緊的聯繫著。

不要問一個愛螞蟻的人如何滅蟻
    我的分享就快要結束了,等一下會開放大家提問有關螞蟻的問題,問的問題不在我的演說範圍也沒關係,只要是螞蟻相關的疑問就可以提出。可是,我要先提醒各位,也懇請各位,容我提出一個請求,可不可以不要問一個那麼喜愛螞蟻那麼迷戀螞蟻如我的人,【如何能消滅螞蟻】,好不好?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一個朝會演說的誕生----也談「一個巨星的誕生」



        一個朝會演說的誕生----也談「一個巨星的誕生」
    星期一的朝會如果是晴天,我多半會從南川堂直接走到司令台,此時生教組長還在整隊及宣導生活教育措施,於是我就會趁此空檔走近管樂團,跟團員們打打氣,要團員等會兒把國歌及頒獎樂演奏好。
    司儀眼神跟我交會了,我們沒有說好套招,但是他知道就是可以開口了,於是我站好位置,開始朝會的流程。然後,我一定大聲領唱國歌,也環顧四周學生,見班級人數少的,也不以為意,應是各項校隊佔比多被抽出去集訓了,或者得了獎就在預備區不在班上的隊伍,還好這些班就算只是剩一個排面,還是精神抖擻,不會失禮。禮畢,喜歡孩子們有精神的大聲問好,是否真心誠意,聽了喊聲的共鳴就會知道。
    而例行的頒獎,除了一般的行禮如儀外,我會盡可能地與受獎者恭喜,或說「繼續努力」,或講「不簡單」,或加上拍拍肩,總是要跟每一個同學接上眼神,也注意是否雙手接獎狀、是否說謝謝、是否微笑以及是否收執好獎狀繼續站直。這些細節,是表現學生的涵養,我不希望學生只知道贏,還要知道謙虛、禮節和人與人正常的互動。
    其實,每次朝會最大的挑戰,就是司儀說「校長報告」,我就要接著表演一場即席演講,校長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常常講話,可我實在不喜歡千篇一律的說著空泛的內容,於是抓著一個不同的主題講,成了我的習慣。
    這週我分享的是一部電影,在我決定要分享這部電影之前,我還猶豫要不要講新成立三重棒球場的事。然後,我脫口說了,就從「我最近看了一部電影」起頭,我想這部片很勵志,雖然多數影評把這片歸類為音樂愛情片,可我看來卻是與我推動技職教育習習相關,這部片片名就是「一個巨星的誕生」。我在看此部電影之前,從來沒有聽過Lady Gaga的演唱會,因為對她有莫名的成見,奇裝異服,常常誇張的濃妝塗抹,我實在沒有很欣賞這位歌手,直到看過這部片子,才完全改觀。我不是劇透,所以不會描述電影情節,只是要把這種顛覆既有印象的震撼感讓我這種固執的人也能改觀的事也能分享給全校聽。
   導演布萊德利·庫柏本是演員,在本片中擔任導演及歌手真實獻唱《擱淺帶》(Shallow),卻讓他被提名第61屆葛萊美獎最佳單曲、年度唱片及最佳流行團體或合唱。這種身份的成功轉換剛好也在Lady Gaga身上出現,只是情況相反,是專業歌手轉換成電影演員,一樣為之驚艷。所以大家知道跨領域的重要了嗎?跨領域帶來的新元素組合,往往是吸睛的亮點所在。
    總之,成功並非偶然,片中女主角在成名前,在家中,在打工回家的路上,在不知名的小酒吧,無時無刻不在努力的磨自己的唱功,這就是呼應我常說的,「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那裏。」機會,是給做好準備的人,而在我們學校正好可以給你們充分的自由度做這個為未來鋪路的準備,不是嗎。
    最後我要講講卓越(Remarkable)與這片的關係,我們在成為一方之霸的時候,你們看看卓越的英文字首有Re-,就是反覆的意思,字間為-mark-,則是標記的意思,要成為卓越,就是得被眾人一再重複的標記討論的,而這種標記討論有時負面的還比正面的多。所以,這個一再被眾人標記討論的關鍵點,就是敢跟別人不一樣,而追求卓越的過程,就是讓你不一樣的識別度提高可評論的價值。
    透過麥克風擴音後,我說的每字每句可能沒進到你們的心坎裡,所以我再寫成文字給你們看,因為我覺得朝會就是我的課,是當校長的超大公開課,對我來說每次上課似乎就是一種無菜單料理的概念,讓我可以自成一格。終於又完成每週的即席演講了,走下台來,會與所遇的主任、組長及導師寒暄,然後走到某班停住,這回我問掌班級牌的同學說,剛剛升旗時他在做甚麼?他不好意思的低下頭。我問他,「你站的這個位置看得到校長嗎?」他回說:「看得到!」,我接著就說:「是啊,所以我也看得到你呀!看得到你雙手攙扶在班級牌上,並且腳踩三七步型在升旗」,於是,他便知道我要表達什麼了,他很靦腆的低下頭,我沒有責備,只是要他下次注意了,掌班級牌是榮耀,而不是特權,要表現更好,我相信他以後會好好的站,我拍拍他的肩膀離開。
    走到司令台左側特教班的蔬菜種植區,就順便蹲下身幫忙拔拔草,才起身,各處室已報告完畢,朝會結束,學生們散去了。操場上還是有留下來兩個班,是該班自我要求高,在跑操場練體能,而我,也結束了一週朝會的日常。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結論—一個台大校友的最後剖析




       結論一個台大校友的最後剖析
    沒錯,我最後的結語就是「台大昆蟲系教我當一個好校長」。可是,台下的碩博士生們張目結舌,當作這是我對母校母系的奉承逢迎,來個世紀噁心大結尾?
    不信請看投影片上的圖。它是螞蟻的蟻后分泌的聚集費洛蒙化學結構式
(aggregation pheromones structure formulas),蟻后就是藉此凝聚聚落向心力,維繫超級有機體的結構穩定。一個衰老的蟻后,聚集費洛蒙就會分泌不足,工蟻便躁動不安,部分工蟻微卵管開始發育,在巢的一方培育出工產雄蟻,並且減少對蟻后的供糧與照顧,致使蟻后產卵率更下降,惡性循環之下,蟻勢急速衰退,終致整個聚落敗亡。觀察蜜蜂,不也是如此,蜂王聚集費洛蒙如果低下,便會讓工蜂急造王台另立新王;反之,聚集費洛蒙濃度高,蜂王頻與所有成員接觸,則蜂群情緒穩定,分工有序,蜂勢興旺。
    校長就是像那蟻后,必須分泌聚集費洛蒙,並確保群體所有夥伴接受足夠訊息,使群體訊息同步化。那什麼是校長的聚集費洛蒙呢?我認為就是校長的親和力、鼓勵的話、支持的態度、溫暖的眼神、信任的拍肩和無私地給予獎勵。校長要像蟻后,和所有成員頻繁接觸,密集散發校長的聚集費洛蒙,那麼學生們老師們都與校長的信念同步了、理解了、消化了並且方向一致了,這不就是領導學校所需要的氛圍嗎?
    如果校長忽略人的社會性與本質的生物性,掌理一校就憑一紙派令,深居校長室不出,凡事開會再說,與同仁少接觸,對學生有距離,把自己真當了官,科層體制嚴謹而稱作維護官箴,那就像少了聚集費洛蒙的蟻后,誰還聽你號令?誰會追隨你步伐?
    所以我說台大昆蟲系教我當一個好校長,是將昆蟲學知識應用在領導學校,是科學的跨域實踐,真實不虛假,我這樣分享後,我的教授們也都點頭認同。還有很多昆蟲專業的轉換,施展在教育現場上也處處吻合,但礙於時間的關係,也就省略不說了。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具保育觀的生物研究---中小學科學展覽生物科指導經驗分享節錄


   具保育觀的生物研究---中小學科學展覽生物科指導經驗分享節錄
指導學生進行生物學研究,是否有保育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觀察學生,有沒有熱愛生物的初心,而不是以虐殺動物為樂,或僅僅只是滿足淺薄的好奇心。
    當然,在中學階段,盡量勿以保育類生物為研究主題,不僅只是申請手續繁瑣,而是不宜讓科學新手去嘗試探索已經稀少的物種,這也是身為指導老師應有的認知。那麼,保育類不能動,那麼非保育類的特有種呢?我說,當然可以呀,也非常歡迎,台灣還有很多族群數量頗多的特有種,等著大家釐清他的身世,而不是只有發表新種的分類報告而已。
    我同時建議,國中生也勿碰分生、胚胎及微生物,這些研究範圍,需要的技術和安全的等級,都不是國中生的知識及技術水平能夠負荷的,譬如放射線染劑、有劇毒的試劑或揮發性極高的化學藥品,沒有基礎知識,沒有防護設備,沒有精密儀器,沒有足夠時間,做了,只是讓人覺得,大人捉刀的成份居多,反而是不利學生展現科學研究成果。
    另外,實驗生物的來源要非常清楚。人工飼養的,品系是什麼?野外採集的,地點在哪裡?在實驗室勿進行侵入性的實驗,手邊也要有詳實的養殖紀錄,若也有實驗後放養的紀錄更佳,一切向減少實驗生物傷亡努力。師生都要深刻理解,營造實驗室良好穩定的環境,才能降低生物緊迫(biological stress)的壓力,我們要避免這一種反應模式出現在實驗動物身上,這是動物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刺激後,在沒有發生特異的病理性損害前,所產生的一系列非特異性突發的反應。我們對實驗動物進行實驗,其實就是一種刺激,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機體的平衡和負荷能力,或者超過了個體的能力所及,就會體現為壓力。
    指導老師是督導學生把養殖紀錄完整記錄的關鍵人物,所謂能順利人工繁殖,應該以能不能在實驗室人為的條件下順利完成生活史,並繁衍後代。還有,實驗者設計易於觀察的方式是重要的,否則每一次的餵養或清潔巢室,都是對實驗生物的干擾。建議實驗有自動記錄裝置最好,這樣就能減少人為的干預中斷生物的自然律動或反應。
    我們進行實驗,避免實驗動物的病害是我們的責任,而已受傷生物應停止實驗,實驗動物若不健康也應立即投藥醫治。有一點特別要注意的就是養殖的密度,最好分散飼養,不為了貪圖養殖方便,給予實驗動物太不人道的狹窄空間。
    學過基礎的遺傳學就知道,實驗動物養殖時,也應避免近親繁殖,要清楚近親繁殖對後代的不利,實驗有可能失準。若是操作古典遺傳性實驗,除選擇世代短的物種之外,也勿以同親代的整批個體同時進行操作。
    學生實驗操作時,應在設計時便以減低實驗動物傷害為考量,尋求方法及技術創新,理解減少實驗生物的傷害是取得客觀數據的前提,並強調專心的重要,因為正確取得數據後,取樣數夠多了,就可避免無謂重複,讓實驗生物飽受折磨。
    情意方面,具有保育觀的學生,其研究必以良善的動機為出發,且緊扣保育議題,自然學術性就會凸顯,而表現熱情,善待實驗生物,對研究物種有使命感,呈現團隊成員的願景與情感的,都會受到評審高度的青睞。
    生物研究很難脫離生物的採集,此時採集倫理就要拿出來講,首先採集工具的最佳化是必要的,這會讓採集時讓目標生物的受傷程度降到最低。師生皆應做足功課後再採集,避免無謂的採集傷及其他的生物。採集安全要時時想起,採集紀錄要備齊,同時注意執行分散採集,勿在同一個樣區搜捕太多同種的生物。
    如果有幸進入複審,口頭報告時,禁帶活物進入會場,除了易引起騷動之外,對實驗動物是一種莫大的壓力。有機會說明,便要強調對實驗動物之合理照顧。
    製作海報的保育觀,要強調的就是勿放殘忍圖片,例如解剖圖或血腥畫面,並且要放符合安全規範的照片。侵入的過程如果已經是事實,其實用文字描述即可。
    最後提醒的事是,研究報告封面在下關鍵字時,若能牽涉保育的議題尤佳。總之,研究生命的奧秘,就是將生存成功的密碼解開,並延續想辦法讓生命下去。我們要切記,寧可愛護生命而輸了比賽,也不願殘忍殺生而贏得桂冠。如果具保育觀的生物研究概念普遍獲得指導老師認同,也願意影響初投入生命科學領域探索的學生,則我們舉辦中小學科學展覽的初衷,特別在生物科的部分,就會有長足而卓越的進步。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以棒球之名的深圳行



       以棒球之名的深圳行
1130
    託學生的福,我出國增廣見聞的機會,又再添一樁。這次我率隊參加2017年第1CSSBL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出發前全體隊職員在桃園國際機場集中意志帥氣合影,再回來恐怕要多個獎盃了。在二重,只有喜歡棒球是不夠的,還要會聆聽鋁棒擊球的聲音,一如理解氣流滾進銅管樂器後是否產生正確音律的音樂家,這球是擦邊球?還是擊中甜蜜點?是長打?還是滾地球?閉著眼睛,都要知道。
    與球隊的孩子們出國比賽不是陌生的事,我很享受他們的紀律和顯目制服的榮譽感,讓我安心與感到驕傲。由於時間和目的地的關係,這次搭乘的是南方航空CZ3088班機,這家公司的經濟艙設備簡約,沒有個人座小螢幕,於是這機上2個小時的航程就拿來專心睡覺吧。
    飛機餐陽春,也不對味,但因著不浪費食物的理由,便也把飯扒完了。我坐55F,一聽就知道位置不是很好,坐我旁邊的孩子是劉凱彧,我每次都唸錯他第三個字,他在隊中守備位置是游擊手,是個有禮貌的孩子(被校長牢記、誇獎,應該很開心吧)。
    等候掛行李時,巧遇棒協廖正井理事長,他也是搭乘同一班飛機,參與同一個活動。他與全隊打招呼及簡短鼓勵後,就走公務門登機去了,我們的比賽成績其實也無關他,但是有個相關人員在場總是多了一個聯繫管道。
    人多行頭多,所以出關也要拖磨好一陣子,加上安全檢查嚴格,所以就在抵達機場後拖著行李走很久。但特別的事總讓我欣喜,深圳國際機場的蜂巢狀候機室,美麗的幾何結構讓我足足抬頭仰望了數分鐘,這可是仿生技術的好題材,跟大學生上課的實際範例,於是,又多取了幾張照片。
    主辦單位的小插曲之一,就是誰也沒料想到五十人座的豪華遊覽車載不了42人,因為棒球隊裝備繁多,上了裝備後才發現人員載送有問題。等待的結果,最後是換車,新車的司機姓劉,親切且大嗓門,他說他們公司是網包巴士,家族或公私單位旅遊,就用網路訂車。
    在棒球場上比賽,照慣例,先攻隊著深色,先守隊穿淺色,於是我們專業的加油團的服裝,也要配合著更改。我想到有趣的會是一日兩戰時,如果同隊攻守順序不同,我們可沒像球員有球衣可隨時更換啊。
    這次比賽只帶三分之一的隊員出來,總教練甫下飛機就上線與留守台灣的教練討論球員名單,因為同一時期我們還有城市盃和社子島盃要參加而且賽程撞期。我很信任也很欣賞我的教練團,總是妥善處理好球隊的大小事務,讓我安心享受看球的樂趣和獲獎的榮耀。
    終於坐上大巴士了。上高速公路後,我注意旁邊的坡植被高大多樣且多層次,一路點名,一路辨別,大約就是像盾柱木、洋紫荊、大花紫薇、大葉桉、黃椰子、海棗、九芎、蒲葵、菲律賓榕、樟樹、茄苳和夾竹桃等等,與台灣沒多大差別。其實,明眼人就知道,這綠帶既寬且長,非一時一刻可以侷促綠化得如此自然,可惜這時候是冬季,沒有路樹是逢開花的時節。透過車窗,我觀察到新式的道路劃線,發現高速公路中間兩道平行的短斜線,是我們沒看過的交通符號,司機解釋說是感速下坡注意慢行,是提醒司機的意思。快匯入市區時,車行速度明顯減慢了,後來,才看見嚴重車禍的現場,是一台貨車翻覆,底盤朝上,貨品散落各處,所幸沒有起火,也沒耽誤我們太多行程。
    我們下榻的飯店是在南山區,1217R,許多參賽的球隊都安排在此。安排的房間乾淨寬敞,設備新穎,行李放下後,也不急著擺放,就是覺得舒心。
    晚會在深圳大學舉行,用完餐後,多型警車(吉普、汽車、重機)開道,管制全線綠燈,確保參賽的所有隊伍準時到達開場。晚會表演精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百台機器人合舞,數量壯觀不說,這型機器人舞動時關節的轉動更靈活,還可以做跳躍翻轉的動作。值得一提的是大會安排茉莉花改編的茉莉花開,節奏具有現代感,不覺老氣。

121
    飯店前的南新路,街容整齊,路樹雖種植雀榕,是落果頻繁的樹種,但落果隨掉隨清,人行道上還是乾淨的。走過向陽公園,路樹變成高大的鳳凰木,雖無落果,換成落小葉,街道還是乾淨。
    看錶已經6:40了,天還沒清亮。先右轉桃園路再左轉南光路,經實驗中學到達荔香公園,入口處就有許多大棵的龍舌蘭,返回時我決定用小跑步的,怕集合時間被我一人耽擱。
    開幕在中山公園的棒球場,又是全程警車開道交通管制,有十獅獻瑞,百鼓齊擊,千人共舞,印象深刻的,是將棒球的各項動作融入武術表演,創意滿百。這城市一切存在著的都震撼著我,我和我的學生們都是等著新鮮事物端詳的客人。
    午餐我們提早11:30用餐,中午過後就要比賽了。雖然每一場球賽是獨立的,但球迷如我,亢奮的情緒卻是一致的。
    坐車時,看見一個小學生結紅色領巾,原來這是一種榮譽,是這個娃兒達到所謂的【三好】,才有領巾可掛。
    下午對戰深圳市同樂中學,這個場地不標準,左右外野全壘打線不對稱,我跟孩子們說,如果要安全,要靠主場優勢,那麼就一直留在新北市比賽就好了。但我們想挑戰的是世界冠軍,就一定要常常到陌生的球場,習慣陌生的球場,這是必然。這場比賽以18:0第四局提早結束比賽,我隊兩名選手敲出兩隻全壘打。比賽即將結束,而我們離勝利只剩一球之遙,就算遙遙領先,也要心性平穩,這就是態度。
    而且,明天對戰的無錫市東北塘中學,今天他們是以5:2贏了龜山國中,非常不簡單。這間學校的棒球隊是美國大聯盟合作訓練的學校,吸收全中國最強的選手,有美籍教練親自訓練,打球有美式球風,身材又高大壯碩,會是場硬仗。
    比較有知名度的球員們都會受球評或體育記者的評論或報導而影響了出賽心情,這次遠到深圳也是,我告訴孩子們,我們若要避免被評論,就甚麼都不做、甚麼都不說或什麼也不是,就不會被評論了!是嗎?你們要這樣嗎?我在舊街坊看到一副對聯,上面寫著,「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忌是庸才」,評論大抵主觀,就算是誇獎的,也多半言過其實,你們知道嗎?
    孩子們打球很辛苦,大家洗完澡換了便裝後,我帶他們到附近的肯德基吃炸雞加菜勉勵。我們對此地不熟,連請孩子們吃點心,都得先請敏鴻和泉榮路勘一下,所幸此區生活機能非常便利,想要什麼都能滿足。
    安頓好選手們後,已是晚上十點半,我再請教練們到對街的快炒店吃宵夜,犒賞他們這趟的辛勞!燒烤好吃,樣樣入味,難怪店門熱鬧,而我只是照著常情,順著人性,做我該做的事罷了!吃宵夜的時候有乞討的人靠近,這是在這個城市第一次看到的所謂低端人口。


122
    醒來,睜開眼,還沒移動身軀,我就問我自己:我是誰?我為何來深圳?我留下什麼?我又帶走什麼?我是鍾兆晉;我來學習和增廣見聞;我留下名片、言論和可被對手記住的球風;我帶走獎盃和友誼。問完自己,起身爬南山去。
    南山整座山以及整個南山區,就是以種植荔枝龍眼聞名,所以可以看見路名或社區名喚荔海荔林荔香荔風荔園荔山等等的,甚是特別。可惜沒遇到荔枝產期,逛街時全不見相關荔枝產品。
    往南山緩步上升的路上,九重葛、重辮扶桑和軟枝黃蟬比比皆是;北登山口則有許多高大的菩提樹,上坡是滿路的樹杞,而直挺的通木也不少,轉個髮夾彎再往上走,就通通是紅楠了。途中,我看見養蜂場,有50個蜂箱左右,我想這裏到了龍眼和荔枝開花的四五月,這邊應該會有成百上千的蜂箱來收蜜的。下山,我還看見江某,還有小葉比較長的芒萁,葉幅比較寬的相思樹,也有撇見檸檬桉。下山時已有攤販在自家門口販售江西甜桔和砂糖桔,看起來比餐廳的鮮甜,可惜我晨運不帶現金出門無有口福。
    10:00對上桃園龜山國中,兩隊今年最近的一次對戰在主委盃冠軍戰交手過,那一次我們險勝。賽前,我跟隊員們說:想奪冠的慾望就像是做夢,要是我們不拿出實際行動,冠軍夢就會消失。對著外野草皮大喊,或是做一點動作的小改善都好,只有猶豫,只用想的,永遠不能成事。
    一日兩戰,在國際賽時是常見的,下午,用完午餐,稍作休息,全隊又再操作一輪熱身操。我勉勵隊員:一個人發揮的作用有限,一場球賽一個人贏不下來,但齊心合力,力量就很可觀。反過來說,我們一個人就可以導致輸球,但贏球總是要集眾人之力。我也跟主戰投手說「你投的球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快快的、沉沉的、有尾勁的。從這個比賽開始,請以你的速球招喚我,讓我們以紅土的氣味記憶青春的榮耀。
    在球場待了九個小時,終於回飯店了,我們早上3:5輸龜山國中,下午7:0贏吳錫東北塘中學,但是東北塘又以5:2贏龜山,所以三隊戰績同為兩勝一敗,比積分我們應該分組冠軍,等大會公告了!比賽內容峰迴路轉,很刺激,要人處在現場,才能體會吊著的心!
    楊教練買棉花棒,跟櫃臺問有沒有棉花棒,貴檯說什麼是棉花棒?原來這裡是稱棉花棒做棉籤。這種常民生活的差異,很多,但不難,就是要接觸了,遇到麻煩了,溝通了,才會增長了見聞。


123
     今天晨運約邱總與泉榮組長同行,我們從南山的北端走,很快就到荔林公園,通過深圳馬占相思樹林,一路蜿蜒曲折往上爬,邱總腳程快走在前,我和泉榮也未曾停歇跟在後。這裡的特產尖椒豐收,農婦們一群一群的在路邊分貨,甚是忙碌。花了快兩小時爬上南山頂,三個大叔也在稜線上的涼亭合影標記到此一遊。下山後,我請教練和組長吃好吃的腸粉和小籠包當早餐,再加鴿肉湯和饅頭豆漿,三個大人總共吃了51元人民幣,折合新台幣才240元。
    暗號,是戰術的確定;
    吶喊,是凝聚力的發散。
    在佈陣裡,防守的疆界模糊而重疊;
    投打接傳,享受凝滯卻必要的等待。


    在養成觀看棒球比賽的領隊視角之後,是否總會不自覺多打量對方總教頭?不是只是看出場亮相的球員,同時,也在意主審,在意場邊撿球的球僮和主辦單位攝影師的所在位置。
    與宿敵桃園新明鑿戰七局,終敗。這是早先沙盤推演得到的對戰組合,最終,我們拿亞軍。閉幕頒獎儀式進行得很久,主辦單位要用心用大螢幕介紹球隊或比賽花絮,難免拉長了時間,我們快八點才回飯店用餐。學生棒球就是這樣,說不準的勝率。譬如說,在前一輪賽事打擊率高達六成,對敵方投手幾乎予取予求的鄭瑋昕,這次就沒有扮演豪取分數的反派角色了。不過沒關係的,以戰養戰,都是學習。



124
    晨起時間提早,我選擇往南走,走更遠,走更久。我說過了,遠遊時的日誌,是讓我在自我的對話中,想起初衷的輪廓。這幾天連續的晨運,我早與街犬結交為晨友,為好奇而放任時間漫遊。但我自忖不能久居深圳的,原因是:哪個男人不愛車?根據我的觀察,這裡卻處處是名車,寶馬、賓利、法拉麗、寶時捷、GRE和瑪莎拉蒂,還有我叫不出的,以比台北市更高的比例停靠街頭。我走向海邊,在臨海大道路口等紅燈時,油罐車、砂石車、聯結車和貨櫃車魚貫穿過,幾乎無止盡的一台接一台的向前行,很難想像大量貨物的吞吐、硬體建設的原料、各種專業技術人員的運輸、能源的搬移以及日用品的補給,是何等的需求孔急?很難以用已知的經驗想像!遠處有幾個區塊幾乎24小時在施工,這個城市以數大度量進步,為改造而縱容建設。
    今日的月亮大又圓,灰濛的天色還托襯得出月暈,這條通往海港的大馬路,幾公里的路樹都是茄苳,修樹的人為了減少落果,專剪果實串,所以人行道滿地的茄苳果實被集束成堆放著。有趣的是,回程有一位退休的女士跟我問路,說是科創酒店往哪裡走,剛好我記得那酒店就在我們下榻飯店的旁邊,我這才待深圳第四天的外地人竟當起導遊了!在剩下一公里半的時間,這位阿姨也就邊走邊跟我聊天,原來她也是這次比賽的義工,我跟她說我們台灣叫志工(志願服務者),也是許多退休人士投入的工作,跟她的熱心奉獻一樣。
    已經沒有賽事了,所以主辦單位安排了文化之旅,我早上認識的志工阿姨沒有跟我們同車,甚是可惜。小沙山是拜訪的第一站,還有紅樹林可以觀賞,步行繞一圈要五公里,對這群棒球小子是簡單容易,但是對穿錯鞋的我就有點吃力了。
    雖然看到的人不多,要落隊才能發現,深圳灣內竟然有水母!我們在橋上往下看,清晰可見數隻粉紅色半透明的水母,優游灣中,於是大喊「有水母」只能說棒球隊對水母沒有興趣,沒有蜂擁而來。凝視水面,則不時有魚躍出水,大型的小型的魚都會,灣中水生生物豐富由此可見一斑。過不久,魚鷹還現身了,牠不只是盤旋高飛而已,還上演撲水捕食秀,就在我跟賴俊說魚鷹牠擅長這麼做時,牠就成功從水中拉起一尾活魚,然後遠颺。
    眼前的淺灘小水鴨、綠頭鴨和白鷺絲成群,不怕人,約莫是市民節制,沒有造成捕捉壓力。深圳灣旁設置了一個有意思的公園,叫人才公園,這公園有36國對人才的定義而且利成了碑。我們在深圳灣體育中心火炬廣場(2011年世大運地標)、孔雀台、星光橋等地都拍攝了團體照,這時候才稍稍有當觀光客的感覺。
    過了午後,我們學校被安排至南山第二實驗學校,接受鄧校長一行熱情且精緻的款待。我們一邊參觀學校教學現場,一邊聊教育,我問得多,鄧校長答得詳實,而且與我當場見的也相契合,這段專業對話,容我闢專章記錄。我同時思考的事,是我們兩邊學校互相顧忌的事,是什麼該做甚麼不該說的事,推敲後,還是覺得打球單純,球賽尋的是技術,不是嗎?到底何時,不論公出或私遊,我可以不再填寫「赴大陸地區報告書」這種不正常的表件呢?


125
    根據手機內建的軟體顯示,昨天總共走了二十公里的路,今天雖然還是早起,考量今天整日都是參訪,都要步行,就不出去走踏了。同時,我的手機使用的聯通香港儲值卡的流動數據,已於凌晨使用完畢,現在只能靠飯店的Wi-Fi 連線了,離開飯店,就斷了訊,好像與世隔絕般,脫離了文明生活。
    深圳博物館旁有座蓮花山,山頂立了鄧小平同志銅像,解說的領隊老師說,這是紀念他確立改革開放路線使中國走向現代化富強之路的意思。
    我把握短暫的二十分鐘,走向九重葛花繽紛綻放的五彩花區,走進了才聽到鑼鼓喧天,那是在蓮花山公園的廣場上熱鬧的集會,人們穿著搶眼的螢光系各色仿傳統服飾,我看見大紅布上標示的是鵬城秧歌節。猜想是農民的節日。
    從深圳市民中心廣場抬頭望,600公尺高118層的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是     深圳市商辦中心區,也是深圳市指標性建築,由深圳的各地以至香港大嶼山、沙田中文大學和整個新界西區均可望見。
    下午走訪錦繡中華民俗文化村,看兩個現場實境秀,我記得一個叫「新東方霓裳」表演,不過,大場面的群舞,又坐在後排,就不怎麼投入欣賞了。
    這晚,邱總教練的老同學,非常成功的台商盧先生,在凱賓斯基酒店二樓的高級日本料理店設宴款待全隊,其實盧先生一直是認養球隊經濟弱勢孩子的善心人士之一,我正好也能親自跟他道謝。吃飽喝足,逛附近的百貨,然後再走五公里回來,算是吃大餐後的救贖了。
    讓我們在商圈大樓不必一直過馬路走走停停的原因是馬路上層有高架平台,行人就都在平台上漫步,在平台上攤商處隨機逛,我們的隊伍也因為購物而散掉了。把持不住,我買了貓頭鷹鑰匙圈,這一對手工貓頭鷹只要39元人民幣。想要一次一晚巡禮深圳,看見全貌,是不可能的任務。

126
    返國了。來去匆匆。
    帶回亞軍獎盃、豐盛的獎金和滿滿的回憶,還有全隊更濃稠的感情,機場迎賓大廳沒有夾道歡迎的親友及高聲歡呼,可我們全隊的心是踏實的,明日,就又回到草香清新的疏洪道日常,追夢的路,繼續;得獎的興奮,歸零。而當我再說起這次的深圳之旅時,如果可以用「高潮迭起、令人驚嘆、豐收而回,是本年度最佳旅外代表」的話,是不是又為我下一次的帶隊出訪設立了自己難以突破的門檻?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兩個行動----蔣副局長的環保實踐


       兩個行動----蔣副局長的環保實踐
    你這次終於沒有提到我的髮際線了。語畢,全場給了你熱烈的掌聲,不是你講得短,簡潔不冗長,而是你又說了一個精彩細膩的故事。如果去套用理論,這應該就是所謂的故事領導吧!你通過自己的環境行動,敘說那起心動念做環保的細節,故事末也不忘進行反思,影響閱聽者的環教願景、保育理念和綠色價值觀,進而有效達成此次全市環教指定人員研習的目標。你是我們的領導,而領導故事講故事三者,不就是相互串聯,交替影響,形成複雜的故事領導關係的全貌嗎,我在現場也算開眼界了。
    恕我沒有熱烈鼓掌,連眼神也沒瞧你一下,我正用心地做著筆記,怕有數字上的疏漏,是說在這種領導關係中,你的故事扮演著媒介傳播方式甚至是結構的角色,讓我窮於分析。如果沒有記錯,你緩緩的說,故事是從你新竹的家開始的。
    你的後門一打開,就是公園地界,我推測你是住在新籌設的公園,才會有沒設圍籬開放空間的先進概念,而你把公園當成自己的家一樣維護,希望它是乾淨的。於是,在人少的清晨,或人群散去的黑夜,你像清潔人員一般,定時定裝的撿起垃圾。後來,你進化了,覺得你的行動應該要有外溢效應,所以你違背自己害羞內向的個性,開始在人多的兒童遊戲場,在白晝明亮時,公開的撿起垃圾,甚至是刻意讓帶著孩子的年輕父母們看到,就差沒穿背心了,你的專業已被眾人看盡。果然,你激起了大家的榮譽感與反省心,民眾們越來越會帶走隨身製造的垃圾,於是,公園的垃圾真的減量了。這是你的第一個到目前為止都還在持續的環境行動,撿垃圾。
    後來,你知道,樹木是大地的肺葉,可以清淨空氣,不等植樹節到來,你就自費買樹在公園裸露地種了起來,你認為,果樹是不錯的選擇,前後共植下枇杷五棵、柚子一株、檸檬兩棵及佛手柑一株,種著種著,你又自我反省了。你說,水果收成的話,誰收?路過的人若摘,誰管?你也覺得,公園畢竟不是為了農業生產而設,於是,你又進化了!接著,你分批種下烏心石樹苗,埋下健康樟樹,培育起楓香,你說這些都是原生樹種,你做足了植樹的功課。
    兩個行動,撿垃圾,種樹,做了很久,還會繼續,這不是以身作則,什麼才是以身作則?相對於我的頭銜,環境教育中學輔導團召集人,你已經走得更多更遠,讓我心生嚮往。所以,我決定了,為了表達對你誠摯的尊敬與正確領導的認同,除了學習你兩個行動之外,就是把所聽的故事寫下來,透過文字,傳播出去。
    如是我聞。

權衡(trade-off)



        權衡(trade-off)
    常聽人說,做人要「權衡輕重」,遇問題時「兩害相權取其輕」,「權衡」這個動詞,應該是如何理解才比較洽當呢?又如何將其運用在日常生活與學習呢?其實,權衡並非新用語,早在《禮記·深衣》即有記載,「規矩取其無私,繩取其直,權衡取其平。」而《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則說,「平權衡,正度量,調輕重,决裂阡陌。」雖說這裡的權衡原意是秤錘與秤桿,引申出來的寓意,是指透過權衡達到穩定的狀態。
    宋朝文豪蘇軾在《徐州蓮華漏銘》則說,「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識多寡,手知輕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計者,必付之於度量與權衡。」在這裡,權衡成了客觀的依據,做了權衡,會接近真相,補足人依賴五感的不足。
    有時權衡也意指位居樞要。唐朝张鷟在《朝野佥载卷四》中直書言,「子位處權衡,職當水镜,居進退之首,握褒贬之柄。」在組織之中,誰能夠裁決或進行權衡?當然是領導者!權衡就是領導者正確的判斷,凡事件過與不及都不能成事,所以,領導者在權衡前,必得掌握足夠的的訊息及數據,以資憑藉。
    如魚與熊掌,在不可同時得兼的情況下求取的平衡,或似貨物的銷售,也在數量與質量之間取得平衡一樣,承認損失,面對耗散,而求取最後淨利的獲得,是所謂權衡的真諦。在教育現場,老師的權衡是如何在常態分佈的課室基礎上,讓最多的學生有效學習。而學生學習生活上,如何在喜歡的科目和落後的科目之間,分配學習時間;或者在興趣與成績之間,恰當的切割比例,這些都是權衡,師生都要學會權衡。
    「權衡」與「算計」不同。權衡是善意的,算計是惡意的;權衡看兩個極端,算計從單方面出發;權衡接受協調,算計決不讓步;權衡公開了引人體諒,算計揭穿了令人厭惡。觀照全局,從較高的角度思考,這就是權衡的可貴,但權衡不易呀!
    很巧妙的,權衡(Trade-off)也是生態學的重要詞彙,意指生物在資源(物質和能量)有限下,在繁殖後代、在個體生長以及維持生命等三方面進行的實際分配。生物可利用的資源是有限的,投入到某一功能或性狀上的量一多,必然會減少投入到另一項功能的量。譬如養蜂,當巢脾都被蜂后產卵而致各齡幼蟲佔據時,儲蜜的空間就變少;當巢脾儲滿了蜜粉而少有空格,就壓縮了蜂后產卵的數量,所以權衡是動態的,它發生在工蜂與蜂后的行為之間,不斷的在拉扯與調整。
    人生無處不權衡。舉凡個人的休閒與工作、家庭的婆媳關係、組織利益與私人得失、公司的績效與耗損、社會關係與親屬依存、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理性與感性、人文及科學、愛情與麵包以及其他可能對立或互相遠離的種種狀況,使得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權衡的支點左右搖擺,於是,知道權衡的重要,進一步做出適當的(請注意,我沒說正確的”)權衡,才能讓所有下一步的決定踏實而篤定,不是嗎?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揹著甜蜜向前衝



       揹著甜蜜向前衝
    這晚,我們辦家長會委員授證,承蒙大家真心的認同,容許我們讓典禮簡單清新的進行,沒有披大紅綵帶和獻鮮豔花束,沒有外賓過路,只有溫暖的自己人一批見證。我一開始,紅著眼跟大家報告,大環境不好,據統計學校弱勢家庭有增無減,這是沉重但甜蜜的負擔。我停頓了一會兒,委員們紛紛鼓掌給我打氣,我繼續報告,即便如此,我們的孩子潛力驚人,從開學到現在,已經為學校掙了許多難得的榮譽,遠的我就不說了,讓我細數這兩週的所謂戰果吧。
    首先,本校重點發展全力栽培,由昶昇教練指導的羽球隊楊子慧及簡佳珊同學,參加107年新北市城市夏季盃全國羽球錦標賽榮獲女子雙打第三名,讓本校在羽球訓練的用心,慢慢的呈現成果。
    在會議開始之前,熱騰騰的捷報也才傳給我,由坪志和軍翰老師指導的撞球校隊,在107年全國中等學校撞球錦標賽新北市選拔賽中,囊括男子雙打第一名(魏宸祥、黃豊傑)、男子團體第二名(鄭酩祥、何明昌、胡家誠)、女子單打第二名(江慧君)以及男子單打第三名(魏宸祥、黃豊傑),且全數達到全國賽標準,我自己其實一點都不感到意外,因為我假日加班時,跟我比賽晚離校的,就是這些勤奮練球的孩子。
    由淳卉和湘凌老師指導的802蔡佳欣、廖妍庭、林姿寰三個孩子,參加新北市107年度「食在有藝思‧農情綻新北」"時膳小當家”廚藝競賽,一路從初審打到複審,獲得全市優選獎金禮卷6000元的優異成績,託他們的福,在訓練期間我的口福實在飽滿,我不斷的有金瓜香蘋沙拉、香椿果仁拌飯和青木瓜猴菇湯可以品嚐,如果這陣子減重不見成效,有大半的原因要推諉責任給他們了。
    科學教育方面,由玟光組長和博翔老師帶領的創科社的兩組同學,通過教育局學生科學研究獎助計畫的嚴格初複審評比,獲得整年的研究補助金;而競爭激烈的新北學科電競大賽「黃金城傳奇」線上比拚中,我二重有廖柏鈞、張妤柔、陳俊安、李昱潓、劉宥廷和王天鴻兩隊六名選手擠進前十名,明眼人都知道,這比賽幾乎是數理資優班的天下,二重的孩子們能擠身其中,不可謂之僥倖。
    在藝術教育方面,經昭純老師盡心指導,本校在新北市107學年度學生美術比賽中表現出色,林柏宇榮獲平面設計類普通班組佳作,黃冠翔則在書法類奪得普通班組第3名,蘇柏宇也在普通班組版畫類獲得佳作的好成績。本校黃琮翔同學,在資訊組的協助下,參加2018育達高職多媒體設計科舉辦之【決戰動畫紫禁之巔】小小動畫師培訓-AE動畫課程營暨創意動畫挑戰競賽中,榮獲第一名及最佳團體獎。
    停筆前,特教組也傳來捷報,說我二重許宇廷同學,克服本身聽覺殘缺,努力練習,最終榮獲新北市聽障學生朗讀比賽第二名。孩子們的爭氣表現,在各自的天空崢嶸,怎不令人動容。查爾斯·史考伯說:「一個人幾乎可以在任何他懷有無限熱忱的事情上成功。」而我,正驗證著如此的說法,看我的同事們何其支持,家長會夥伴們何其認同,所以我願意,願意揹著這甜蜜的負擔繼續向前衝。


存疑----科學的推進力


        存疑----科學的推進力
    在你經歷的人物中,誰會從頭到尾對人無疑?對事無疑?對誰無疑?你自己有被質疑過嗎?剛出生的嬰兒,應該是最無疑的,以至於大人湯匙內放什麼,一入口就是咀嚼。但是長大後呢?還這麼信任人嗎?
    英國哲學家 Gibert Ryle1900-1976)曾說:「人的理性不在於對原則性的事務永不懷疑,而在於永遠存疑;不在於固執著名的公理,而在於不把任何事物視為理所當然。」是的,我們的社會太多僵化的儀式,太多理所當然,這都是不夠理性的。
    科學,就是得不疑處有疑。常常包覆在不疑的外表的,就是權威。權威是接近真理的高牆,打破權威,實際上就是突破壟斷,權威的不疑處,更要去質疑。
    起疑後不是就停止了,而是有了疑問就得釋疑,於是科學可以說就是嚴謹的釋疑的過程,通過科學手段,讓問題得到澄清。通常,釋疑的步驟中,為了讓問題容易解決,會把大問題拆解成中問題或小問題,將一個一個較小單位的問題驗證後,再用邏輯推演綜整在一起,才能回答了完整的問題。
    但是,真的澄清得完嗎?真正的科學家會說,不是的,找到一個答案,又會生出數個疑問,也就是說,我們去看科學發表,研究者最終是從研究中找到更多的疑問的。
    好了,存疑是科學精神,沒有錯,但提問很容易嗎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不擅長提問。我們以為只有新聞記者可以遞上麥克風,提問尖銳的問題。其實,問問題是可以訓練的,說訓練提問也不精確,應該是系統的提問,學會了就萬用了,什麼主題都能夠問出有水準的問題。
    我們大部分人不擅長提問,是後天壓抑的結果。我們別忘了,在孩提時期,我們經常性的問大人問題,常常讓父母招架不住,然後說「你長大問老師就好了」,這是父母扼殺孩童「質問期」的經常性案例,也就是說,提問能力本來是與生俱來的,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關掉了提問的開關,丟失了提問的能力。
    但是,「存疑」與「不確定」一不一樣呢?感覺好像很難區別。但是如果你說「不確定這個下午我哥在不在家?」,和我說「我懷疑A同學可以在半小時內從某的到某地」,就可以很清楚的區隔二者的不同。前者是不確定,是根本沒有任何訊息足供判斷;後者則是存疑,有個參考點,也就是對A同學的認識,知道他的交通工具,也對交通距離有一定的理解,所以懷疑A同學不能在這個時間趕到。
    講到「存疑」,也常常讓人感覺是「不信任」,但真的是一樣嗎?與科學家相處就有這個困擾,怎麼常常對話都是疑問句,好難相處。這就是不理解科學家的思考模式而產生的誤解!科學家提出問題不是要用來吵架的,而是釐清彼此的想法是否在互相沒誤解的平台上獲得理解。我們更常見,在專題討論的會場,兩派實驗室為了統計的方法互相質疑吵成一片,但是會議結束後又一起去吃綠豆豆花了!為什麼?因為對科學家來說,「存疑」是一種再普通不過的習慣。
    那麼,世界上有沒有不用、不必、不可存疑之事?當然有,那就是宗教,對不同的神的信仰,信者恆信,不用不必也不可存疑,所以宗教是與科學不同軸線的,不必將兩個放在同一個平台試圖做一個融合或者同步化。
    缺乏定義、斷章取義、過度推論、二元論、階層不分、定義不明、相信專家以及集合論沒學好,都是不利於提問或釋疑的。不是降低了提問的問題之水平,就是問了沒意義的問題,讓被問的也顯尷尬(要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高錕說:「光纖是最好的,在一千年之內找不到一個新的系統來代替它。我這樣講,你們不應該相信我,因為我本來也不相信專家的講法。」這就是一種批判的精神,科學家是鼓勵存疑的,存疑是推動研究的大力量。
    倒數第二個問題,提問有沒有分好壞分品質高下?當然有。簡單的提問,回答有或沒有即可,複雜的題目,還要釐清因果,設計實驗驗證。有品質的提問,驅動了對方的思考,沒有品質下的提問,問與不問都沒有太多意義。
    最後一個問題,你最相信的人是誰?想想看!到了這個年紀,你最相信的,大部分也不是親人父母,因為我們知道,家人最會說所謂「善意的謊言」,因為一切出自愛。我最相信誰?我想我的回答會是:「我最相信自己!」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