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6日 星期二

跟著斑馬玩科學--科學營手冊前言



跟著斑馬玩科學
    服務學區的國小學生,體驗自然科學實驗的操作,已經是一種慣例了。是的,習慣成自然,習慣在三月底辦理營隊,科學教師們自自然然的策畫了一些活動,這個科學營已經為學區的孩童辦理第七年了。三蘆區國小探究與實作挑戰營,今年報名的人數,又更勝從前,在營隊開始前,大家都被這個狀況鼓舞了。
    其實,一直以來,喜歡科學的從來就是小眾。在中小學階段,科學就被摒棄在主流學習之外,這對培養二十一世紀的未來公民而言,是負面的影響,很大的影響。科學其實就在生活當中,就是日常的當下,大千世界的各種現象,無一不是科學所製造所囊括所解釋所揭露的,何以我們對科學這麼生疏?是不是產生了莫名的距離,對科學心生無謂的恐懼。
    所以,跟著我來玩科學吧!把握這兩天的假期,跟著我們這些愛科學的老小孩,在仿生獸大進擊裡,用機械帶動自製的行走器,模仿動物的關節,讓無機變有機。然後,我們也學習點電學,利用資訊科技的進步,在網站上測來電,先做虛擬電路板,縮短試誤學習的時間,再進階做實體電路板Aduno,實證電學的存在。這兩天會充分探討化學與物理學的綜合影響,所以能看到顏色的無窮幻化,還能從撞球遊戲中懂幾何數學,並習得社會昆蟲學,來個校園養蜂的真實挑戰。
    兩天的科學營隊受限於時空,總無法海納所有有趣的科學實驗,但是能體驗部分經過精心設計的創意科學課程,再和來自多所國小志同道合的同學彼此的激盪下,相信許多孩子心中的科學幼苗,或者是科學魂,又離甦醒更近了。我們不會譁眾取寵搬創客來套路,因為真實的創意是要經過消化吸收同化再產出的,國小階段的科學學習,就還是以發現與探索為主,樂在探索,能享受動手做的快樂,才是壯大科學素養的根基。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強調,就是缺乏



        強調,就是缺乏
    追求人類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是校園培育現代公民的一個重要目標。透過教育手段,在學生進入社會前,將橫亙在人類社會間諸多無形的藩籬撤除,是必要的工作。這個藩籬,重重帷幕,層層疊疊,到目前無止,都還是社會衝突的引爆點。這個藩籬,就是包括對種族、宗教、性別、年齡、職業或身心傷殘等等身分的歧視與差別待遇。在甫過三八婦女節後的此時,就以性別為例,談談校園內的性別平等概念宣導。
    學生邁入國中階段,應已具備正確的思辨能力,可以說之以理,形塑價值觀。此時的孩子,青春正盛,身心正劇烈發育,也可能積極尋找性別認同,表現明顯的性別特徵。在建立性別認同的時候,就是是否產生性別歧視主義(Sexism)的關鍵時刻,性別歧視主義一般是指基於他人的性別差異而非他人優缺點所造成的厭惡或是歧視,但也可用來指稱任何因為性別所造成的差別待遇。這個時期的孩子,為了強調自己的性別,有時產生了過度的非理性的排他性,這是在形塑自己的性別認同時,加入了具成見的切割線。
    我很高興每天上學時在校園停車,看見外掃區拿著竹掃把的學生是有男有女,也很欣慰朝會頒發整潔秩序比賽代表受獎的班長亦男女參半。班級幹部裡面,再不是學藝女的體育男的,舉凡學生的衣著、文理學科的學習、運動表現及休閒活動,頂尖的都是男女各半,符合人口比例。這得歸功於平日,我們的老師們,就是無差別的教導孩子,烹飪課時,任何性別都得穿起圍裙洗手作羹湯。在此也呼籲家長,在家庭親職責任的分工,應該也要體現性別平等。
    進一步,我們在學習中,在課程的呈現上,不避談現今社會的困境,部分企業主對於女性生理假的不合理限制,或因其生理性別對於其專業能力懷抱質疑,還有嚴重的職場性騷擾,或者對於懷孕或育有幼年子女者提出不合理要求,這些因其生理性別予以不平等之待遇,甚至因其性傾向予以不平等之待遇,都要在校園內形成議題,批判錯誤,並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揭露不平,學習表達正確的性別平等態度。
    尊重,是最基本的態度。尊重他人的性別差異,不會減損自己的性別認同,尊重,就能存異求同,削減因性別差異產生的差距。尊重,就是不把性別當作拔擢的標準,相反的,也能同理性別產生先天的劣勢。
    新北市議會2018年選舉66席當選議員中,共有26名女性,佔比例4成,而這26名女議員都沒靠婦女保障名額,全數以本身票數達標,不少選區女將得票數更穩站前二名,分析過往的紀錄,新北市議員選舉更已經連續3屆沒有使用到婦女保障名額的案例。這是非常好的例子。強調,就是缺乏。當我們的社會不再強調性別間的不平等時,當不強調也能體現性別平等時,當性別平等教育的倡議文章如本篇所言不再出現時,我們才是真正的平等。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語重心柔----107學年度下學期家長日校長的話



        語重心柔----107學年度下學期家長日校長的話
親愛的家長們:
    感謝能來出席家長日的家長們,親自到校開會,也希望導師轉達未能出席而心繫孩子的家長們,學校仍會盡全力一視同仁照顧所有的學生。我同你們一樣,家中有個十七歲的青少年,你們受的遭遇和當下煩惱的事,我也正在經歷。如無意外,我也會出席孩子高中的家長日。反思這個過程,是讓我自己在跟我父母當時經歷我青春期的心境同步化,也就是養兒方知父母恩。譬如說,我終於理解也必須學習我父親化解親子衝突的用心,在我眼前看到那個不管我用多和諧的字眼問話都要拉長尾音不耐煩地回答我的樣子,似乎就是我年少的翻版。於是,我們只要回憶幾十年前的自己,就能夠比較看清楚小孩子,關心他關心的,談論他談論的,想要得到答案,不是耐心等待,就是自已查找。若孩子此時沒有叛逆期的,我要恭喜你,同時也要提醒你,現在的小孩有的只是晚熟,只是延後罷了。
    在座的各位可能不知道鄰座的家長身分是從事甚麼工作?是甚麼家庭?環境是如何?經濟狀況是怎樣?可是學校都知道,而且經過統計(為了填報教育優先區的資料),這學期需要不同程度協助的各式弱勢學生比例是百分之六十四之多,所以我們很能夠理解為什麼很少人能加入家長會協助學校事務。這都沒關係,出錢出力的事隨喜,學校盡一切的努力,匯集公部門的補助、認真填報教育儲蓄專戶的社會募資、媒合三十幾個慈善機構獎助學金的護持、善心人士的指定捐助以及教師們自己的慷慨解囊,讓我們的孩子們無差別的擁有充足的學習。我常常要核閱教育儲蓄專戶的支出文件,最近的一次是八年級隔宿露營的捐助簽呈,有一個欄位是學生填寫的受贈感言,那是要回饋給捐助者的,這個欄位我都會一封一封的檢查,瀏覽是否應付了事?是否寫了錯別字?是否書寫草率?我引述其中一個孩子的一段話:「……雖然我不認識你們,但是還是很謝謝你們,這一份捐款對我有很大的幫助,也讓我在此行中得到新的知識,嘗試不同的冒險。你們讓我不致因缺席重要活動而遺憾,使我覺得在未來要是遇到也有需要幫助的人,我也會盡力去幫助他們,讓愛傳達下去,把愛送給最需要的人。」
    各位家長,每次每次,我在看不同的孩子表達感謝的文字時,我都不能控制我的淚腺,我因棒球受傷的左眼會先潰堤,然後右眼跟進,於是我把動人的回饋文字照起來做紀念。整個分析以來,這其中有細心照料學生的導師,也有著大愛的捐助者,還有犧牲奉獻多做很多工作的行政同仁,更有知恩圖報奮勉學習的孩子們,這就是我們二重國中的美好的教育圖像,不是嗎?所以,如果你是那位孩子的家長,請不要低頭,也不要羞愧,我們正在用愛儲備他的能力,他必不匱乏,他已懂得珍惜,他知道學校保護他自尊的決心,沒有人會問他第八節、第九節、校外教學、寒暑輔、各式營隊甚至是出國教育參訪誰繳全額?誰繳部分?誰全部免費?然後,這些孩子必帶著感恩的心努力學習,產生的諸多精彩的奮鬥故事,就這樣美妙的發生了。
    紀伯倫在先知這本書的論孩子這段的末尾寫道:
「讓你們在射者手中的彎曲為喜樂吧;
因為他愛那飛出的箭,也愛了那靜止的弓。
我們當父母的,也就是那甘之如飴的弓,我們奮力彎曲自己委屈變形只求得到更多的力量傳給那箭。而孩子是箭,他的未來我們必不參與也無力參與,讓他奮力飛吧,飛向更遠也更難以想像的未來!
    最後,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給予林會長率領的家長會眾代表、委員、常委和副會長們感謝,謝謝他們將小愛擴張成大愛,在關心自己的孩子之餘,還能伸出援手幫助更多的孩子,並且在學校邁向創新的時代時,以各種具體的力量呼應、支援和參與,讓二重國中快速崛起,成為現代教育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