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中學生怎麼了?---106學年度家長日「校長的話」

        中學生怎麼了?---106學年度家長日校長的話
    家裡有中學生,是一件喜事,也是一樁麻煩的事。突然之間,我們做家長的好像失去對他()們的瞭解,似乎換個上學的校園,孩子也換個人似的,讓我們寬嚴無據,失了教養的準頭。
    其實,孩子們自己也無從道出,那種不能也不想再過兒童節的尷尬,而且生命中那必須有的很多第一次,好像在這個時期紛至沓來。我們當家長的,必須摺疊起我們的愛,收納我們的保護傘,學著放心和放手。
    如果你的孩子還願意跟你說話,你會發現,她的句子開頭從「老師說」變成「同學說」了,同儕影響力在此時增大,這個改變至為明顯,不可不查。學習上我們可對話的老師,從單一到多元,因為學校從導師包班制,變成各科作業獨立派送,學生到底有多少作業,不是一個老師可以掌握的。在這個階段,老師們也分工合作在輔導和引領孩子,所以有所謂的三導出現,也就是班級導師、兼任輔導老師和專任輔導老師。
    我們仔細觀察孩子的學習,孩子的作業,從廣義的定性到可計算能精準測量的定量,知識從具體到抽象,時間軸從上古到未來,範圍自社區到國際,各門各科都是這樣的趨勢。於是國小階段以發現為基礎的學習,逐漸過渡到以自我實現為基礎的學習,孩子的學習開始偏食了。真的很困難,真的蠻窘迫,學習的菜色變多(科目),他們的食性卻變窄。因為,孩子們開始要定型了,他們要探索生涯,他們面對的未來有一半的工作是當前所沒有的。
    所以,中學生怎麼了?中學生要怎麼教?中學生要怎麼鼓勵?該如何跟中學生相處?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健康,盡全力維持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給予正常也足量的飲食、大量的運動和規律的作息。再來,就是充分閱讀,擴展學習活動。我們必須知道,教科書的文白比例不重要,是假議題;教科書的史觀不重要,是政治議題;教科書的課綱不重要,是評量的議題。我們要盡量讓中學生大量閱讀,大量閱讀、多元閱讀以及快速閱讀,教科書只是門檻,要超越教科書,孩子的世界豈能受教科書篇幅種類所限縮。
    所以,我們要實質的鼓勵中學生,要表現熱情、找到自己的天賦並且加上努力,才會有成就。這個努力,就是中學生要由他律到完全的自律,學會自己為自己負責。
    最後,中學生要學會跟全世界交朋友,就讀二重國中三年之內,出訪外國一次或接待姊妹校同學一次,這是不難做到的。我們搞國際教育,發現從大陸學生處,看到學生的學習積極、口條清晰;從日本學生那,學習專注和禮貌;從新加坡學生身上,看見英文流利,具有自信;從德國學生的表現,偏向成熟大方,具有自信;從英國姊妹校的學生處,看見教養與創造力,看見尊重與自律;從美國的學生身上,學習冒險精神和對事物的熱情。

    中學生怎麼了?我們都經歷過,只是我們選擇忘記。腦科學研究顯示:孩子要到二十歲時,腦部掌管情緒的杏仁核才能長好。所以要知道或回想起國中生的集體特色,就是:叛逆、情緒延遲、不成熟的堅持、想自主卻不負責任以及開始追星(自己熱衷的領域,非單指影視明星)等等,這些都是「正常」的。然後,讓我們親師互相勉勵,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攜手合作,對孩子寬嚴相濟,因材施教,正視孩子的蛻變,多花時間陪伴與傾聽,這樣就有很大的機會安全度過青春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