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幫助落葉堆肥分解的動物群--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環保繽紛樂逐字稿

 

        

    學校常常想利用製作落葉堆肥解決學校外掃區產生大量枯枝落葉的問題,但卻常因堆肥不易形成而放棄,甚是可惜。其實落葉若只是集中一處,擺著不管理,任其自然分解,那麼,分解的速度就會非常緩慢,日益增多的落葉堆不但影響了校園景觀,也看不到減少碳排放(枯枝落葉由垃圾車收走)的有效成果。

    落葉堆肥加速形成的關鍵因素有很多,除了可依賴施放微生物粉劑加速分解,或者枯枝落葉經碎木機碎化之物理性處理之外,應該還有更生態的操作,就是是否形成豐富多樣的落葉層(leaf litter)動物群,來加速分解枯枝落葉。這些動物群居住在落葉層中,形成完整的食物網,牠們的尿液、排遺、食渣、棲息造穴的行為及其屍體,可促進土壤粒團作用(aggregation)、分解有機質和產生有利植物生長的無機鹽類。

    同時,這些落葉層的動物群可以消除土壤的密封作用(sealing,也就是土壤孔隙被雨帶入的碎屑阻塞土壤透氣的現象),讓土壤蓬鬆透氣,減少無氧環境所形成的微生物分解臭氣。

    常見的落葉層動物群有那些呢?仔細的分析,應該會經常發現馬陸(磚紅厚甲馬陸、霍氏繞馬陸)、鼠婦、蛞蝓、蝸牛(煙管蝸牛、扁蝸牛、非洲大蝸牛)、螞蟻(華夏粗針蟻、畢氏粗角蟻、瘤顎蟻、皺家蟻)、蚯蚓、蟑螂(水蠊、麻蠊、圓蠊、潛蠊)、雞母蟲(金龜子、獨角仙)、疣跳蟲、嚙蟲、雙翅目幼蟲(搖蚊、鷸虻、舞虻、蚤蠅、肉蠅)、類、蜘蛛、蜈蚣、白蟻、陸生渦蟲、線蟲、椿象、蠼螋、叩頭蟲及擬步行蟲幼蟲等。

    知道這些動物群對落葉分解很重要後,如何增加這些動物群在落葉堆中的數量和密度呢?實際的做法,就是對落葉堆澆水保持潮濕,同時經常性添入剛剪下新鮮的嫩枝綠草,並在落葉堆肥上覆蓋帆布、麻袋或棕簑墊(遮蔭的處理因這些動物群大部分怕光),以及間格適當的翻堆處理(太頻繁驚擾動物群棲息,間隔太久會消長劣化),就可以使落葉堆肥加速分解,收成用肉眼可見之深色、有大量蟲糞、無臭且肥沃的有機肥,供學校補充植栽養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