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從循環經濟看環境教育—環教俠客陳建志老師演說紀實


  




      從循環經濟看環境教育環教俠客陳建志老師演說紀實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資源再生系統的新式說法,藉由減緩、封閉與縮小物質與能量循環,使得資源的投入與廢棄、排放達成減量化的目標。循環經濟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可以說是一個在未來真正可永續發展、零浪費,並可與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資源共生的想法。這樣一個主題,今天就由本團的輔導教授陳建志老師來為我們詳述他在這方面的實際推展工作和所見所聞。
    X、晁X公司,都是發展種電的廠商,晁X在麥寮租用廢棄農地,建置太陽能板發電,搶標受政府補助的種電案,用高的電價賣台電,自己再使用工業優惠價買電,賺取價差,在建志老師眼裡,這是沒有環境正義的行為。建志老師審查環境教育場域過程中,發現很多問題。例如:以光電板產生的有毒物質,後續會如何處理?就教該公司,該公司竟回應: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已經下包廠商維護。類似如此的環境爭議,無法給大家一個交代,而且場域內簡易的溫室,並沒有綠建築概念,因此建志老師認為該公司要申請環境場域認證的資格不足。然而,讓人氣餒的是,只要政府執意通過的案子,作法就是換掉意見相左的委員,就能過關了。
    在十二年一貫的教改課程中,訂定目標時仍以聯合國永續發展17項目標為參考,這十七個目標與環境有關的則有:消除飢餓、健康與福祉、淨水與衛生、可負擔能量、永續城市、責任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海洋生態、陸地生態。看起來環境教育議題在這一波教改中仍然保有著力點,我們輔導團成員得繼續努力。
    建志老師提醒大家,今年2018年的主題是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在2002年討論永續利用,為什麼特別提2002年,因為建志老師那年接待大會主席,帶主席看昆蟲館、研究基地及山林美景,但主席他一直想看台灣的「蝴蝶加工業」,還說建志老師曾經身為動物園昆蟲館館長,怎不知蝴蝶加工業?主席不只想看台灣對蝴蝶的保育,意思就是想了解如果物種保育之後,是不是要能永續利用,或者思考什麼是合理的利用。因為,不發展經濟的話,保育也是很難推行的。
    我們很多消費行為是竭澤而漁的,沒有循環經濟的概念。從吃魚翅這件事來看,全球三分之二的漁獲捕捉,都在中國、日本、台灣、韓國。台灣可說是世界第二魚貨量的國家,因此每年都被歐盟祭出經濟制裁的黃旗警告。這張照片畫面是被割掉魚鰭的鯊魚屍體,中國沿岸發現大量的鯊魚被捕捉,但只有魚鰭被割下來的魚體被棄置,很多案例都是如此,沒有全魚被利用,卻又過度捕捉。去年的媒體有關魚翅的報導,是環保署長吃魚翅被揭露,顯示其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太差了,給人不良的觀感。我在參加學生喜宴的時候,學生多會強調菜單無魚翅燕窩等「環教違禁品」,有些甚至明白寫在喜帖上,這都是我看到的希望,越來越多人明白,沒有消費就沒有殺戮。
    我們都知道舊衣回收,我們也一直在做舊衣回收,都認為這是善行,協助落後國家人民保暖蔽體。但是,這種搭配「快時尚」潮流而產生的快速回收體系,沒有告訴你的真相,就是操控著不退潮流迷思、衣物經過度有害化學藥劑處理、設計不耐穿的時尚單品及衣服上美麗裝飾可能代表著非法童工的血汗付出。所以,思考一下,是不是讓衣服這麼快的進回收箱?建志老師甚至透露他的穿搭習慣:上衣儘量用天然棉麻織品,下半身則穿寶特瓶回收再製的纖維布料,取其透氣就好,這樣的穿搭已經維持很多年。但非常有反省力及自我批判的建志老師也不太敢說自己這樣就是對的,因為棉在農業中所佔的產值約是百分之四,但卻有四分之一的農藥用在棉花田上,換句話說穿棉製的衣物仍可能會被說是環境殺手,除非採用的是有機棉。
    台灣每年都有六萬噸的垃圾是無法處理的。更誇張的是,即使民間做了很好的垃圾分類,但是處理垃圾的單位有時還是將垃圾通通送進焚化爐燃燒,讓我們前端的努力化為烏有。我們的資源回收是做得非常徹底的,寶特瓶回收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公民環保意識傲視全球,但重點不只是回收率,重點還有使用量,我們的使用量太大,即使僅這百分之五的漏網寶特瓶,量還是太大,大到環境無法負荷。
    其實「循環經濟」的倡議並非完全是創新的,傳統的生活裡,老一輩的惜福產品,例如台南的西瓜綿煮石斑或肉湯、芒果青、青木瓜燉排骨……等等,都是有循環經濟的意涵,這些惜福產品源自農家疏果後的不浪費,是食品美德。在魚獲方面,例如發展整隻虱目魚的料理,煎虱目魚腸、滷虱目魚背鰭、涼拌虱目魚皮……等,將廢棄食材轉變為美食,也是循環經濟的精神。
    畫面出現的是春池玻璃工廠,一座連建志老師都尊敬的傳統產業,老闆最初為了維持十幾個老員工的生計,盡力回收玻璃,沒想到回收了台灣近七成的廢棄玻璃,這個工廠不僅是做資源回收的功德,更是創新產業。現在發展成玻璃觀光工廠,推廣「綠能玻璃」這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建志老師接著介紹中台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幾乎所有的燈管都是這家公司回收的,燈管回收其實很複雜,包括燈泡裡面的發光體及填充氣體,那都是有毒的,都有一定得步驟來分離降解,所以這些都是一定要根留台灣的專業技術。中台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性環保,也做導覽的生意,但是經營者刻意以收費控管入廠人數,非常有原則。
    讓建志老師在推行環境教育很感動的公司還有富士全錄,這間公司幫華南銀行及第一銀行管控到全公司印表機及影印機數量減少很多,從好幾百台降低到十位數以下。用電腦管控讓效率提升,讓能源、用品等用量減量到最低,機器回收的資源還可以再製成像是手機架等小產品,也難怪台北市連續兩年推選該公司進入全國的環境教育評選。
    香菇太空包原本是培育食用香菇的,以前,長出香菇後,就是直接丟棄了,但是在循環經濟的概念下,若香菇生產完後太空包繼續飼養獨角仙,又可讓獨角仙長得肥美,可以說類似的循環利用在台灣發展得非常好,很多產業幾乎可以做到完全沒有廢棄物。
    然後,建志老師話鋒一轉,就提到推動環境教育有時候會適得其反,例如舉行回收廢電池競賽,這個競賽若操作不當,竟然促進了電池的消費,違反了原意。原來,爭勝的意念會讓人的行為不合理,為了增加電池數量,把仍然有電的電池,甚至全新的電池,也拿來回收了。
建志老師揭露自己是台灣第一批吃餿水浮油長大的受害者,連長輩吃素,都無端吃到地溝油。然而若去掉道德,明白揭示,改善細節,這也算是循環經濟。回收油可以做肥皂的皂基,回收是對的,但廠商隱瞞來源及回收過程粗糙,才是令人無法接受的主因。現在市面上高級一點的譬如資生堂用的香皂,是馬來西亞油棕的棕梠油作的,但現在有一批研究化工材料的專家,想要開發其他方法,因為若都使用油棕的油,就會造成當地大量種植油棕,反而破壞原有的熱帶雨林生態。
    循環經濟的理論讓很多自然狀態會發生的食物鏈關係順利發展成生產鏈。在安全沒問題,道德可容許的範圍內,重複利用的話,其實是很不錯的,譬如拿鼠屍養土虱。
    以後,如果技術成熟,觀念可被接受,環保局可以不收廚餘的,家庭裡用廚餘養黑水虻,幼蟲成蛹後凍在冷凍庫,到時可以用這個和收購的公司交換東西。
    彰化興福寮大有社區案例,則是以社區為主體打造的生態農業,有名的金碳稻,鴨間稻,這個社區的農民有共識的拼出無毒耕作的口碑。保留竹管厝,恢復古井,打掉柏油路變成透水性鋪面,這些生態工法,大大的友善環境。古人採菊東籬下,建志老師介紹的大有社區則設置東籬園,進行蔬果溫室栽培。
    再一例是官田。官田有機菱角,慈心進入輔導,該地約有三分之一的農家配合慈心種植有機菱角,慈心會保證一斤60元來收購;起因是以前菱角田在56月種植後,農家種稻會改為直接撒種而不插秧,然而直接把種子撒入田中,卻發現種子隔天就被鳥吃光,所以農民改為先把種子拿去浸泡農藥再撒種,結果發現很多鳥類都因此死亡,因此環保團體開始進入輔導協助。後來,當地人發現,菱角殼再製成的炭,是高級的碳,甚至做實驗比較木炭、竹炭與菱角殼炭淨水的差別,發現菱角碳品質佳,可去色、除臭、過濾水質等功用。這菱角殼碳的生成,要用生的菱角殼來做,所以集中起來讓當地的老人家曬菱角殼,然後做成菱角炭,菱角炭則在官田國中校園裡處理。去殼的生菱角,可以煮湯,可以揉入飯糰做菱角飯糰,還可以烘焙成菱角茶。這是保護單一物種發展而來的有機產業。
    建志老師這時就非常推崇一位校長,正是官田國小校長,他說他借用校長起居室廁所一用,發現一本才出版不久便快翻爛的書,書名叫「藏種於農」,是「全民保種行動」的思想手冊,想來這位捲起袖子曬得黝黑的校長,就是實踐此書藏種於農的觀念,對抗農業全球化,對抗孟山都,保留在地農作的多樣性。
    然後建志老師從中國東北的黑土地談起,舉了系統化操作生態農業的大例子:有「中華大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農業生產力約佔中國糧食總產量的10分之1,主要作物有玉米、大豆、稻米等。黑土源自兩億年前中生代時的針葉林的落葉腐植質堆積而來,富含有機質,黑土之下則是不利種植的白堊土。然而原有1公尺厚度的黑土地卻在80年間,因過度開墾及坡耕等不利水土保持的土地利用方式(註一),目前有些區域僅剩20公分的厚度而已,由影片揭露的畫面非常明顯!建志老師首次感受到大環境被人類破壞的震撼就在此時。然後,投影片上出現十個字,「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這是建志老師的願望,循環經濟的落實。
    追究黑土的消失,主要是來自於坡耕,讓黑土被雪水雨水沖刷,因此改為梯田耕種後,再加上有系統的植樹,便徹底解決黑土流失的大問題了。當地人採用了白楊「控制萌蘗」技術造林,還因此獲得獎項。拜泉縣縣長王樹清,當地人說他「白了頭髮,綠了山川」,他自己則常喊:用森林包圍城市,用森林入侵城市,講的語詞是戰爭用語,做的事卻是經世濟民的好事。
    「我們沒有好的林務政策,專家的研究只能束之高閣。」建志老師回頭看台灣的林業,痛批部分保育團體,和鄉愿的政治領導人,讓大好的自然環境持續惡化。台灣大部分人工造林的柳杉到現在已經老化,無理禁伐只是在讓森林生態系的生物多樣性消失。建志老師說,別的地方不說,重要林場東眼山昆蟲相,他被委託調查,結果昆蟲多樣性及豐富度最好的地方竟然是林場道路的兩側,而不是密林的深深處。其實,現在伐木都已經太遲,良木已成廢材,經濟價值偏低。再者,從環境倫理而言,我們一昧在自己的土地全面禁伐,卻大量採購東南亞等國熱帶雨林的原木,這樣的情況是會引國際關注的,台灣成了自私的國家,台灣人成了破壞地球的貪婪人種。
    「我們搞環教的要很小心,得以身作則。」建志老師知道,當個批判者,也會被嚴格檢驗。他提到反對戶外烤肉增加不必要的碳排放,曾經舉報過別人,結果自己也被舉報,原來自己的系所竟然在系所大門烤起肉來,被拍照抗議。再舉一例,有位環教大老,買了四輪驅動的越野車,在溪邊飆車壓河床,就被看不慣的同行舉報了。
    在這個眾口鑠金的超民主時代,理盲氾濫常讓人只看到事實的部分真相。我們都知道在地消費是對的,尤其是農產品,所以沒有人敢說,規定統一的蔬食日不好。民意的風向是蔬食日好,殊不知每週的蔬食日學童製造了數倍於平日的廚餘。這是違背循環經濟的,也造成環境負擔。強調,有時候變成災難,適得其反。所以應該是轉化為自產自銷於平時,將蔬果烹調以廚藝混搭於餐桌,這才是自然。
    綜合以上的各種案例說明,我們可以歸納,所謂的永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就是結合保持地力的土壤保育(soil conservation)、大尺度的地形管理(managing topography)、重視地表覆蓋(providing  ground cover)、落實減耕(reduced tillage)和低輸入型 (LISA: low-input sustainable agriculture)系統,有這樣的基礎,就有機會翻轉快走不下去的傳統慣行農法。
    建志老師在演講快結束時跟我們說:聽了這麼多案例,不免讓人灰心,也憂心忡忡。但是大環境不是都這麼悲觀與不堪的,暑假我帶你們去花蓮的三天參訪,去瑞穗里拔哈生態農場,去體驗東澳泰雅族夯飛魚塔,剝飛魚肉炒飛魚肉,就是讓你們看見希望,體驗生態農業的正向發展。演說結束了,我們與教授並未合影,因為這是我們團務運作的日常,我們法喜充滿,等著去實踐與分享。那關於環境議題的公平正義,不僅在世代之間要講究,也應該在生物族群之間落實,這樣的想法,更需要大家用科學思維去推敲對錯了。



註一 : 中國土壤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吉林農業大學教授竇森看來,長期以來,黑土區的耕地面積不斷擴大,尤其是上世紀70年代,大量坡地、崗地、混交林地被開墾為農田,不合理的灌溉,加之土地承包經營後,地塊過於零散,小型拖拉機耕作使農田耕層變淺,底層土壤總孔隙度下降,持水能力降低,極易引發水土流失。 原載自《人民日報》 20130825日,記者:祝大偉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深澳,深懊?--從環境教育談深澳電廠的復辟


深澳,深懊?--從環境教育談深澳電廠的復辟    
鍾兆晉1,2,3
1.新北市立二重國民中學校長
2.新北市中學環境教育輔導團召集人
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對不對與該不該
在進入深奧的深澳電廠主題之前,我們先來釐清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的觀念。環境正義是一種公民追求權利平等、減少弱勢族群受害且追求環境資源永續經營的思考與行徑(曾子旂, 2005)。環境正義涵蓋了兩個面向,分別為「當代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權」及「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的平等狀態」。於是探討深澳電廠的問題時,主命題就是深澳電廠的更新擴建案有無違反環境正義,引申出的次主題則為:深澳電廠的更新擴建案有無兼顧公民之間追求健康與生存權的平等;以及深澳電廠的更新擴建案當代人有無顧及世代的平等狀態確保未超限利用自然資源。
財富有三種
分析環境提供給人的財富可分為三類,分別為物質的、文化的和生態的(Edward Wilson1992)。環顧過去許多人類社會的開發產生的生態破壞,究其原因便是人類太看重物質財富而忽視生態的財富。然而在上述三種財富之中,生態的財富不但是最珍貴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其它兩種財富的獲得與延續,都必須立基於生態財富的完整與永續性。因此,人類社會永續發展的願景才得以實現,而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的世代平等才能實現。
    當我們問,關於大型土地開發案,誰可以贊成?誰有權反對?誰能夠做決定?哪個單位可以仲裁?什麼法律可以規範?深澳電廠更新擴建案引發的全國爭議,從環境教育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時,正好給環境教育界一個活教材,一個現在進行式的案例,足供我們教學現場討論與規劃環境行動之用。為什麼大家依賴的專家會議,也就是依「環境影響評估法」設置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不能弭平爭議凝聚開發共識?

衝擊海洋教育
    教育部於96年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新北市在100年公布「海洋教育白皮書」並徹底執行海洋教育,在瑞芳區沿海岸線附近設置藍星學校,包含瑞濱國小、濂洞國小、鼻頭國小及和美國小,由和美國小領頭,實施海洋教育行動研究,發展海洋教育特色課程,深澳灣附近,當然是操作海洋教育的教學場域,如若設置電廠,本來容易親近的水域,都將因裝卸燃煤碼頭及冷卻水進出水口等設施,再也無法靠近。尤其深澳電廠廠址不到一公里的瑞濱國小,主持海洋教育種子師資培育計畫,亦是海洋科普教育的主要推手,終將因深澳電廠更新擴建案的執行而停擺。
保育法令
    燃煤的新廠預設的堤防與瑞芳水產保育區(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重疊,就算保育區可以人為調整,但保育區的生物不知道人類已做了調整,不會避險,更不會轉彎。這個保育區是一級海岸保護區,但因法律公布生效的時間差,有舊法與新法效力的問題,於是和海岸管理法國土計畫法的土地分區有衝突,增加了解釋保育法令的複雜度,於是贊成開發與反對開發者各持己見相持不下。

邏輯的誤謬
    若說反對深澳燃煤火力發電廠,就是擁核者?」,這就是犯了邏輯推論的誤謬。反對深澳燃煤火力發電廠,自是一個數學上的集合,其中包括反對所有形式的發電廠(包含核能)、反對燃煤火力發電廠在深澳、反對所有類型的發電廠但贊成核能等等,身分有別,立場也各異,絕非單純的二分法。預計2025年運轉的新發電廠,暨是未來電廠,就該還有地熱發電、生質能源發電及汽電共生等前瞻創新發電方法的選擇才對。
    若說設電廠蓋堤防沒有在一級海岸保護區禁止範圍?引用這段法律是負面表列沒錯,但都禁止獵捕了,都限定捕捉種類了,都框定捕捉獵物齡期了,怎麼又能容忍最基礎的棲地被破壞呢?這種設電廠挖堤防的工程豈有不破壞珊瑚不破壞海床的道理的。
    若說沒有新增意見沒有意見相同?則是犯了數學的簡單錯誤。環評委員對工程單位的質疑是負分,工程單位合理適切的回答就是正分,舉例來說,如果有三次委員會,第一次委員提問20題,第二次工程單位回覆5題,委員再提6質疑,第三次工程單位再回覆7題,委員沒有新增意見,這樣分數是(-20+5-6+7=-14)-14,仍然是負分,工程單位仍然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可以說連避重就輕的敷衍都做不到。

設身處地
    無論如何,深澳人已犧牲太多。難道上一代深澳人的犧牲,換不到未來深澳人的平靜安全?回想舊深澳發電廠的歷史,該廠於1960年投產,2007930日除役,在四十七年內三部機組總供電量超過1,125.3億度,112530000000度!這是燃燒了多少生煤才有的發電量?在深澳火力發電廠旁,早年為了火力發電而開設的建基煤礦,也是無法消弭傷痕的證據。此煤礦是全台第二大的海底煤礦,坑口斜插入海,在民國76年封坑停採,煤礦的產能大其實也是在宣告當時對深澳地區居民健康的迫害有多深。
    原本以為深澳是關閉電廠後有效恢復環境的活廣告,拆舊廠後只剩圍牆的場址,透過圍牆孔隙看見自然演替的綠地,正在釋放天演的活力。在八斗仔半島東側的「潮境公園」,舊址為「長潭里垃圾掩埋場」,原是政府堆放垃圾的髒污之地,經由政府努力規劃重整後,還自然於民,沒有煤礦、火力發電廠和垃圾場的多重干擾,象鼻岩到八斗仔的沿岸生態終於逐漸恢復了生機。

疼惜深澳灣的生態
    從深澳漁港停靠的魚船裝置就不難知道,這片海域,是俗稱「軟絲」的萊氏擬烏賊的棲息地。軟絲是臺灣北部、東北部海域相當重要的漁業經濟海產,每年4月,隨著海水溫度逐漸上升,軟絲會成群游到象鼻岩沿岸珊瑚礁區附近產卵。電廠所在之深澳灣,就是潛水客傳頌的番仔澳水晶宮的知名潛水熱點。在舊深澳電廠停用之後,海域干擾大大減少,環境逐漸恢復,潛水員可以在當地海域找到柳珊瑚(海扇)、燕魚、黑鯛、小丑魚、海龜等等熱帶珊瑚礁生物。深澳電廠如若復工,必須興建燃煤港,港口位置卻有許多蕈狀岩,且春季與夏季之間藻類繁衍繁盛,珊瑚覆蓋率也有2030%,若未來蓋了燃煤電廠,冷卻水口也在此,若水溫超過32度,此地的珊瑚就會開始白化,並連帶影響到棲息於珊瑚礁之生物。且由於電廠興建後必須興建超過一千公尺長的堤防,將會破壞灣內的海藻床,更因凸堤效應,致洋流改變,連帶的魚苗成長、覓食的場所及近海魚類的避難所等水下生態系都受衝擊,而當地傳統的石花菜等經濟藻類也將大受影響。

空氣品質惡化惹眾怒
    新北市環保局簡任技正孫忠偉說:「我們PM2.5的年平均濃度,去年已經達到17.1,離我們國家的標準值15只差了2.1,也因此我們1月份已經宣布,未來不再核發生煤使用許可,但是深澳燃煤電廠興建之後,PM2.5將會增加到1.9,這樣會使我們新北市過去所有降低空污的努力都化為烏有。」環保局也表示,依深澳燃煤電廠環評報告中的空氣品質模擬結果,PM2.5日平均值最大濃度值分布範圍會落在九份老街、黃金博物館至陰陽海一帶,除長遠影響在地居民健康,並可能衝擊當地觀光。
    近日,新北市委託學術單位模擬空氣汙染擴散結果出爐,發現深澳電廠汙染的主要影響範圍,除了原來以為嚴重的新北市、台北市與基隆市之外,桃園市、新竹縣及宜蘭縣也在高度影響範圍黑名單內,尤其以宜蘭縣的影響最高,桃園市其次,新北市第三,且新北市汙染值是台電原先評估的3倍以上。

收買可以,要收買全民
    人們若駐足在電廠的公車站,就不難發現,幾張海報宣傳社區旅遊活動,有的帶到南台灣墾丁看核三廠,或者參觀林口火力發電廠,這些海報沒有註明經費來源,也沒有說明參加人員繳交的費用,很顯然台電近來積極邀請居民參觀同樣使用新式機組的林口電廠,說明新電廠具世界級的空汙處理技術,非以往大家所認為的「惡鄰居」,更承諾發放回饋金,協助地方發展。這些努力都可以理解,但是,受汙染的是全民,承擔能源開發的支出也是全民,任何犧牲環境帶來的經濟收益,也理應回饋全民。

依法行政,已無法挽回?
    官員振振有辭的說:「難道要不通過環差,讓台電用十幾年前汙染更重的原設計施工嗎?」環境差異分析,是依法行政,就是在環評通過之後卻又遲遲未動工三年以上,這個開發案影響的環境,或是開發帶來的影響是有可能不一樣的!所以會需要再補做一個環境差異分析,去看看這些年來的變化是如何,而不用重新再做一次環境影響評估。但是,環差案以12年前通過環評,至今沒有興建的「荒地電廠」進行比較,在沒有科學客觀的評估生態調查狀況下,就新案能對生態不產生負面影響而作出結論,也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了。依法行政是對的,為人民的最大利益想方設法更是要擺第一的,所以不要忘記政府是台電的最大股東,台電要改弦更張,是聽政府號令,不是政府兩手一攤說沒辦法就沒辦法的。我們無法理解的是,堅持通過此案,在2025年只能貢獻0.1%備載容量的爭議電廠,卻會大大增加碳排放,與世界趨勢背道而馳,在進行環境教育時談到減碳救地球的世界公民責任,我們要用什麼立場教育下一代?
    在能源科技日漸發達的今日及未來,沒有非燃煤發電不可的道理。深澳已經為台灣承載過環境負擔了,也沒有非深澳再承擔不可的道理。莫讓深澳燃煤電廠的強度關山,成為日後我輩深深的懊悔。

李賀這一票


李賀這一票
我的大腦皺摺如果沒有記錯,妳們應該是創科社絕版第六屆極品社員,在我的馬廄累計混跡三年整,如今討要斑馬臨別心得,才驚嚇時間轉轍如此迷離,妳們轉眼竟要拍拍灰塵揚長而去,留下我們社裡幼兒老馬,讓我們繼續守在這幢方陣壁壘而不再有妳們的身影。而妳們李賀這一票啊,竟事成不待認證,學後一哄而散,我踏踏馬蹄,噴噴鼻息,也只能是徒呼負負。
    不是才跟著我爬鶯歌石踏雨滑土石狼狽而回嗎?怎麼這一眨眼一回頭就連倒數都不滿十天了?我還沒數落夠妳們呢!蹲下啊妳們,再蹲下聽我說啊!數落?唉!不了,怕我也是捨不得了,倒帶起來,妳們這一票跟我在頂樓種植蔬果最多次,為了科展工作搞到入夜,只好在校長室開伙煮麵加所有可加的自種蔬菜,這些專屬於妳們的畫面,妳們都有截圖儲存了嗎?
    李賀這一票,妳們這頑皮叛逆的一票,要我忘了改最多回社團札記的一票,或者跨社最多人最有才華的一票,抑或是把馬廄弄最髒最難整理的一票,是有多麼困難呀!妳們聽好了!創科社的餘命,是要靠妳們延續的,我這一匹半衰老馬,再也獨自拖拉不動這整團幼雛,得靠妳們反芻,記得啊!
若說「勿忘我」太矯情,那麼改成「記得斑馬還剩下的殘值,不妨多多利用」吧!我會秉持服務業售後服務的精神,在妳們疑惑徬徨時,搖擺不定十,叫一聲斑馬後,我就會霎地現身,繼續對妳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像妳們記得的初始狀態的斑馬一樣,百分之百的予以還原!
李賀這一票,開心地走吧!